第011版:专 版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8年5月31日 星期

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
中共洛阳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刘福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马克思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们要立足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通俗的语言、创新的手段、多样的方式,努力搭建好科学理论通向实践、通向基层、通向群众的桥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党的声音。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在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意识形态领域的传统斗争格局被打破的今天,必须牢牢掌握网络斗争的主导权。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原则,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加强对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推动重大部署、重要任务的落实,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思想理论阵地。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作用,充分运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资源,引导人们不断提升道德水准,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加强对优秀共产党员典型的宣传,讲好身边共产党员的故事,用榜样的力量、楷模的风范带动全社会见贤思齐、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形成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磅礴之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齐抓共管、持续不懈的努力,才能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我们必须整理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提炼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着眼于时代的新发展新要求,进行文化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敞开胸襟、放眼世界,广泛借鉴吸收各国各民族思想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使其长处和精华为我所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