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游西洛方年少,晚落南谯号醉翁。
白首归来玉堂署,君王殿后见鞓红。
——宋·欧阳修《禁中见鞓红牡丹》
欧阳修(公元1007年—公元1072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水)人,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的靡丽险怪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坚定地站在范仲淹一边,成为革新派干将。但在守旧派的阻挠下,新政惨遭失败。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因此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后又历任扬州、颍州、应天府等地方官,前后长达十年时间,直到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才回朝,任一个不受重视的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
诗题中,“禁中”即宫中。“鞓(tīng)红牡丹”,是牡丹的一种,原诗题后作者自注:“洛中花之奇者也。”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花释名第二》中说:“鞓红者,单叶深红花,出青州,亦曰青州红。其色类腰带鞓,故谓之鞓红。”
“感游西洛方年少,晚落南谯号醉翁”,“西洛”,西京洛阳的简称,宋朝以汴梁(今开封)为东京,洛阳为西京。“晚”字有“稍后”“后来”之意,也有“岁晚”之意。“落”,流落,漂泊,这里指贬官外放。“南谯”指今安徽滁州。“醉翁”是诗人自称,他曾在《醉翁亭记》中写道:“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回想当年在洛阳任西京留守推官的时候,我才刚刚二十几岁,正值青春年少;后来外放南谯任滁州太守,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就已经自称为醉翁了。其中一个“落”字,让人有“衰落”“沦落”之感,从洛阳的“方年少”到滁州的“号醉翁”,其中的忧伤可想而知。
“白首归来玉堂署,君王殿后见鞓红”,“玉堂”,官署名,即翰林院,宋以后翰林院也称玉堂。“君王殿后”指皇家园林中。如今我头上有了白发,这才被调回到京城在翰林院供职,经历多年起落、盛衰之后,在“君王殿后”看到了一丛艳丽的鞓红牡丹。一句“君王殿后见鞓红”,蕴藏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激动与悲慨。一丛牡丹,描绘出诗人心中盛年的图像,可惜的是,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白首归来”蕴含着诗人年少不再而又壮志难酬、报国无望的感慨。
(田中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