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大将刘裕逼迫晋恭帝禅让,改国号宋,东晋灭亡,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
南朝宋建立后,北方诸国虎视眈眈,战事不断。公元422年和公元430年,北魏和刘宋为争夺两国的中间地带而在河南地区展开激战,两次在洛阳交战。
1 刘裕建宋 东晋灭亡
刘裕(公元363年—公元 422年),字德舆,祖籍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刘裕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自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后,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西蜀、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刘裕也因此被后代称为战神。
巨大的军功,使刘裕在朝廷的地位显赫无比。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刘裕接受相国等官职,以十郡建“宋国”,受封为宋公。元熙元年(公元419年),晋恭帝封刘裕为宋王,宋国又加十郡增益。同年末,刘裕又获加皇帝规格的十二旒冕、天子旌旗等一系列殊礼。
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改国号为宋,史称刘宋。
即位之后,刘裕以司马氏为前车之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削弱强藩,集权中央,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振兴教育,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刘裕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被明人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称。
2 魏军南下 夺取金墉
在南方的刘宋崛起的同时,北方的北魏也逐渐发展强大起来。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封建王朝,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朝代。北魏一方面稳定内部,发展生产,积累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对北方诸国作战,屡屡获胜,不断俘获对方的人口和牲畜财物,实力大大增强,还不时南伐开拓疆域。
刘宋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五月,在位仅仅两年的刘裕病逝,年方17岁的太子刘义符继位,是为宋少帝。宋少帝在位时居丧无礼,只知玩耍嬉戏,军国大事从不放在心上,群臣谏言他一概不听。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认为宋少帝年少初立,大臣不服,国内必然混乱,正是南下用兵的大好时机,于是决定大举进攻河南地区的战略要地洛阳、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滑台(今河南滑县东)等地。
当年九月,魏明元帝派遣司空奚斤为元帅南伐刘宋。大军出发前,博士祭酒崔浩认为“南人长于守城”,建议先分军略地,后再战取城。魏帝不从,采纳奚斤之计先攻城。十月,奚斤等率步骑兵2万渡过黄河,设营于滑台东,一路占据仓垣(今河南开封西北)、攻克滑台。
与此同时,魏明元帝另遣黑矟(shuò)将军于栗磾(dī)率3000人屯河阳(今河南孟州西北),以图渡过黄河而谋取金墉城(今洛阳东北)。于栗磾领兵强渡黄河,次年一月包围金墉城,宋河南太守王涓之弃城逃走,魏军攻取金墉城。
洛阳市城隍文化研究会会长、《洛阳战争史话》主编张宪通说,此次北魏攻宋之战,北魏凭借强大军力,沿黄河一线全面开战,重点进攻,最后集中兵力围攻虎牢,终于夺取河南一批军事重镇。由于宋军善于守城,顽强抵抗,也使魏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3 再占洛阳 北魏扎根
泰常八年(公元423年)十一月,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病死,太子拓跋焘继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北魏太武帝。继位伊始,他便向北方的柔然大举进攻,又数次进攻西部的赫连夏国,迫使赫连夏国于公元428年投降。
而刘宋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公元424年,司空徐羡之等4个顾命大臣废掉少帝刘义符,拥立宣都王刘义隆为帝,是为宋文帝。宋文帝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休养生息,使得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
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宋文帝欲趁北魏大规模进攻柔然之机,派遣大兵收复被北魏占据的河南之地。
时值夏暑,对北方喜冷怕热的魏人来说作战不利,魏太武帝决定撤回驻守洛阳、虎牢等地的魏军,以避开宋军锐气,等待秋凉马肥之时再行反攻。
宋文帝以右将军到彦之为元帅,统率5万大军,乘船由淮泗进入黄河。当到彦之军从淮水进入泗水时,泗水正值洪水期,大军直到七月才抵达须昌(今山东东平西北),然后沿黄河逆流西上。此时,北魏在河南各地的守军皆已奉命后撤,所以宋军兵不血刃就占领了河南各地。到彦之命令朱修之守滑台,尹冲守虎牢,建武将军杜骥守金墉城,同时命所属各部沿黄河布置防御阵线,东自灵昌津(今河南淇县东黄河故道),西至潼关,东西绵延2000多里。这种分兵把守的做法,虽然执行了宋文帝关于“不关河北”的旨意,但从战略上并非上策。
十月,魏军从委栗津(今河南洛阳东北)渡过黄河,向金墉城进军。此时的金墉城年久失修,且无粮食储备,宋守将杜骥觉得城残难守,便领兵向南逃跑。魏军大举进攻,杀宋军5000多人,顺利占领洛阳。
张宪通分析,综观此次魏宋河南之战,刘宋用人不当,到彦之用兵只能算是平庸,没有机动灵活的用兵之策;反观北魏之兵,则善于利用季节变化,避开酷暑而在天凉之时用兵,终至取胜。经过两次争夺,北魏稳定地在河南扎下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