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版:洛 浦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6月13日 星期
洛浦漫笔
黄河岸边“古柳滩”
□张建强

关于吉利区南陈村村名的来历,有说是从“南阵北阵”演绎而来的,有说是因“河里漂葫芦——难沉(南陈)”而得名,还有的说因整个村位于长崖南边的深坑里(南深)而取名,说法不一,莫衷一是。

在“南陈”之前,这里叫“古柳滩”,这在明朝嘉靖年间修撰的张氏家谱序言中有所记载:明朝时,有弟兄四人长伯荣、次仲荣、三叔荣、四季荣皆位栋(四兄弟之父)之子也。本支居长(指伯荣)迁居古柳滩,后又改名南陈村……

追根溯源,探究“古柳滩”之名的由来,民间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元朝末年,社会极其动荡,内忧外患,饥荒频繁,兵乱、水患、蝗疫接连不断,百姓非亡即逃,致使中原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

那年,一对兄弟逃荒来到了黄河岸边,望河兴叹之余,他们惊喜地发现,这里紧临黄河,土地平坦,若遇旱灾,还可用河水浇灌,是种植庄稼的好地方。距黄河北岸数百米处,还有一条高达数丈、绵延不断的崖壁,正好可以打窑居住。他们再也不愿过逃荒受难、居无定所的苦日子,就在这里居住下来。

兄弟俩首先在崖壁上挖了两孔窑洞,算是有了避风御寒之所,然后铲除荒草,开辟良田。转眼到了第二年夏天,骄阳似火,太阳就像悬在头顶的大火球,毒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兄弟俩每天都要顶着太阳在田间劳作,累了连个休息的地方也没有。他们想,要是有一棵大树能乘乘凉该多好!

无意间他们看到在干裂如龟背的河床上,有一根手指般粗细、不足一米长的柳枝,竟然冒出几处新芽。他们如获至宝,赶忙把柳枝捡起,栽在了地头,每天浇水施肥,精心呵护。那根顽强的柳枝居然真的成活了,仿佛急着报恩似的,长势惊人,两三年的时间,就长成了一棵碗口粗的柳树,树冠也伸开成一把大伞。从此,兄弟俩干活疲惫时,就躺在大柳树下乘凉休憩,十分惬意。

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的夏天,天就像被捅漏了一样,瓢泼大雨整整下了半个月,一时间,河水暴涨,粮田被淹,兄弟俩担心唯一可用于乘凉的大柳树被洪水冲走,顾不上个人安危,站在齐腰深的洪水里,用绳子紧紧拉着柳树。突然,一个巨浪打过来,兄弟俩双双随洪水消失在东南方……

洪水退去了,柳树安然无恙,而原本肥沃的土地,因河沙沉淀,又变成了一片荒滩。

很多年以后,柳树长成了一棵古朴苍劲的参天大树,只是树干微微向东南方向倾斜,人们都说,柳树在思念它的主人。因为荒滩上只有一棵大柳树,人们都称这里为“孤柳滩”。再后来,人们忌讳“孤”字不吉祥,就用谐音字“古”来代替。“古柳滩”一名从此传开。

日月还是那日月,土地还是那土地,但昔日的“古柳滩”,早已变成富饶美丽的新南陈。2008年,勤劳智慧、顽强如柳的南陈人,为支持西霞院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离开养育数百年南陈人的“古柳滩”,从崖下整体搬迁至崖上。而今“南陈村”已改制为“南陈社区”,人们的饮食起居、交通出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乡亲们的日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安康和幸福!这正是:

昔日沙滩一孤柳,而今荒芜变绿洲。

年丰物阜民乐业,追梦路上竞风流。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