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0年1月15日 星期

我市如期完成2019年度减贫任务
全市已有47.4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5%

记者从13日召开的2019年重点民生实事完成情况脱贫攻坚工作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狠抓责任、政策和工作“三落实”,年度减贫任务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全市已有47.4万贫困人口脱贫

2019年,我市实现5.4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13个贫困村退出,计划退出的汝阳、嵩县2个贫困县已通过市级初审,经过省级第三方评估,有望如期脱贫摘帽。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累计47.4万贫困人口脱贫、719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年底的9.1%下降到2019年年底的0.5%。

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沟域经济成亮点

2019年,我市开展了“产业扶贫提升年”活动,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10个重大专项,培育了优质杂粮、林果、瓜菜、草畜、中药材、花卉苗木6大特色产业,栾川旅游扶贫、嵩县中药材种植、孟津田园农业、偃师葡萄、新安樱桃、宜阳花椒、伊川畜牧业等已初具规模。全市发展33个沟域经济示范带,覆盖贫困村65个,带动8399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形成“一沟一亮点、一域一特色”的沟域经济新模式。

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在5万元以上

2019年,我市共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2961个、乡镇集体经济合作联社151个、家庭农场849家,实现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有力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全市99.9%的行政村有集体经济收入,86.1%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在5万元以上。

逾4万贫困群众受益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在促进贫困农民就业、拓宽增收渠道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2019年,我市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打造四大乡村旅游板块和奇境栾川、5A嵩县、醉美汝阳等县域旅游品牌,全市建成乡村旅游示范村220个、从事旅游接待服务的乡村382个、经营单位3227家,2.06万名贫困群众直接参与旅游产业,4万余名贫困群众从中受益,乡村旅游年收入达30亿元。

贫困群众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90%左右

目前我市贫困群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县域内看病享受“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就医结算服务。2019年,我市9个县(市)134个乡镇卫生院及3100个村卫生室均具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贫困群众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90%左右,县域就诊率达到97.8%,25种大病专项救治率、慢病患者签约服务率均达到100%。

实现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

我市积极开展教育扶贫行动。2019年,我市对疑似辍学的1260名学生反复核查、劝返,这些学生已全部返校上学,全市义务教育净入学率达100%。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已资助学生27万人次。大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招录特岗教师1100名、全科教师354人,新建、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56所,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334所。

5.9万贫困人口搬出深山住进小区

2019年,我市192个集中安置点、24个分散安置点全部建成,5.9万贫困人口搬出深山住进小区。加快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点转向后续扶持,新建社区服务中心79个、义务教育学校5个、幼儿园7个、卫生室28个、综合文化场所44个。全市拆旧复垦10528户,对剩余房屋采取收归集体所有、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分类处置,全面完成拆旧复垦任务。

为贫困户发放保障资金4.34亿元

我市聚焦特殊群体,以贫困老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贫困群体为重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2019年,我市共为贫困户发放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临时救助等各类保障资金4.34亿元。全市建成116个贫困重度失能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已托养重度失能残疾人1700人。

扶贫资金实行全链条监管

我市实行扶贫资金支出及项目进度旬报制度,建立项目资金问题预防、研判、纠偏、整改全链条监管机制,确保高效监管。2019年,全市统筹整合资金19.7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投入3.09亿元,较2018年增加11.4%,占中央、省资金投入的46.3%,专项扶贫资金拨付率93.17%,统筹整合资金拨付率87.77%。做好项目审批、评审、招投标、实施、验收等全流程管理,全市实施扶贫项目3103个。

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持续深化 “一转三推进”,强化产业支撑,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落实“四个不摘”,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本报记者 李三旺 常书香 实习生 李珂尧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