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版:洛阳·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0年6月19日 星期
宜阳二道沟村把党建作为支撑点引领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摘掉贫困帽 争当示范村

脱贫户收割艾叶

“我们村地广人稀,以前想办点啥事儿找不来人。现在党支部有力量,随时号召,随时‘战斗’。”近日,临近中午,宜阳县赵保镇二道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孔德辉从村民家走访回来,进了办公室顾不上喝口水,就赶紧坐下整理走访记录。

尽管二道沟村2018年就已脱贫,但在这位“85后”驻村第一书记看来,上一任驻村第一书记栽好了“树”,他不能抱着“乘凉”的心态,应该继续抓好党建工作,巩固来之不易的战果。

上任先“家访” 脱贫找“病根”

二道沟村地处锦屏山腹地,十几个自然村沿宜赵公路零散分布。地理位置不利、产业不景气、人员外流多等许多问题,曾经让这个山村“大而无力”。在前任驻村第一书记李占敏的带领下,二道沟村摸索出“党建为支撑点、支部为‘指挥部’”的工作方法,短时间内带领全村摘掉了贫困帽。

2017年11月,时任宜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副经理的李占敏一来到二道沟村就挨家挨户走访,迅速找到贫困原因——该村50岁以下的党员全部长期在外打工,想开个支部会都聚不齐人,难以形成凝聚力、战斗力,导致各项工作很难开展。

“得抓紧选齐配强党支部成员。”李占敏说,新党支部成立后迅速组织党员群众找水源、争取资金,使每个自然村都有了水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村容村貌;按照组织程序调整村“三委”班子;积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向上争取资金新建党群服务中心;组织文艺活动……

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儿一下子提起来了,其他工作也很快步入正轨。

党员包户包出“西瓜大王”

“咱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这句顺口溜是村民们对党支部的肯定。

新班子建起来后把全村39名党员都“撒”出去,与96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带着贫困户种起了艾叶和西瓜。

“这个东西好种,钱也来得快。”在村外田间,脱贫户张盘霞看着自家地里绿油油的艾叶喜上眉梢,话音未落就拿起镰刀开始收割。她家的3亩多艾叶每年能收4茬,每亩差不多能挣2500元。

午后,村外河边的树林中知了叫个不停。巡河员李龙海头戴草帽、手拿铁锨,正在清理河道里的杂草淤泥。尽管干的是出力活儿,但他衣服干净、精神头儿很高,“以前干啥都提不起劲儿,过一天算一天,恁讲究干啥”。后来,在包户党员的帮助下,李龙海承包了不少地,种起了西瓜,没几年就成了远近闻名的“西瓜大王”,一年能挣好几万元。

“全村现在有400多亩艾叶、300多亩西瓜和500多亩花生,几乎家家都是种植大户。”孔德辉说,村里还成立了艾叶种植合作社,从种植、收购、加工、出成品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村里出的艾叶产品还多次在市、县扶贫农产品展销会上亮相。

一任接着一任干 当年“后进”争当“示范”

去年7月,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派孔德辉接任二道沟村驻村第一书记。除了继续发展产业,党建工作仍然是孔德辉要抓的重点。

“产业收入加上这个的租金收入,预计能让今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5万元。”孔德辉说,去年年底,二道沟村党支部向上申报专项扶贫资金,在今年4月底建起了红薯保鲜窖。该保鲜窖能储存20多万公斤红薯,每年2万多元的租金将大幅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目前,二道沟村正在创建“五星支部”示范村,以“4+X”主体党日活动为依托,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具体措施包括:每月25日组织党员集中进行一次政策学习、警示教育、入户走访,并开展特色活动;同时发挥村党建书屋作用,定期组织党员举行读书活动。

大伙儿都说,这些年来,二道沟村党支部凝聚了人心和力量,吸引了在外村民回归,让全村愈加充满生机。

“还是那句话,前人栽树我接着养。”孔德辉说。

本报记者 赵硕 通讯员 蔡璐 文/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