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洛阳·县区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0年12月2日 星期

筑牢生态底线 唤归绿树青山
偃师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青山葱翠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近年,偃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扎实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景则景、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申请中央奖补资金、地方财政投资及矿山企业参与等筹集2亿多元,关停矿山,恢复治理耕地、草地、林地8400余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植绿于心,壮士断腕力“破旧”

忆往昔岁月峥嵘,满目疮痍不堪回首。偃师南部山区优质的建筑石料用白云岩产品和丰富的铝石享誉省内外,当地群众靠山吃山,做起了采石生意,高峰时拥有190家开采企业,上百辆载重货车进进出出。经过几十年的开采,昔日的青山变成了“秃山”。

矿区内乱采滥伐,灰尘漫天,山体千疮百孔,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多、小、散、乱”是2019年以前偃师南部矿山的特点。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是当地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党委政府长期以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初心。

壮士断腕,一鼓作气!通过统筹规划、精准施策、分类施治、上下联动,偃师展开了一场整治矿山、绿化环境的生态保卫战,提升生态“颜值”的战斗打响!

2019年1月,偃师针对环境污染防治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力开展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整治百日攻坚活动。同时,还开展违法占地和违法建筑专项治理,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污”和城乡建设“治违”工作,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在百日攻坚活动中,偃师以“一个月初见成效、一百天根本性好转、六个月根治并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立足于“统”“打”“拆”“清”“绿”“查”,打击、拆除同步推进。

经过环境攻坚行动,偃师对留存下来的13家采石企业进行了关闭拆除,对上百家“小、散、乱、污”企业进行了关停或改造,为全面打赢生态保卫战打下了基础。

增绿于山,不信东风唤不回

走进偃师府店镇曹窑宽朝硅石矿生态修复基地,在近百米高的山体上,裸露的岩石分外刺眼。半山腰间,几名工人腰系保护绳,手握电钻,正在铺挂铁丝网。岩壁脚下,搅拌机轰隆作响。

“在矿山修复治理中,难度最大的就是裸露山体的治理。我们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先清理危岩、再铺挂铁丝网、放置耕土,栽种植物,用人工干预和自然修复的方式使山体进行生态恢复。”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偃师东山项目经理部副经理曹文建表示。

拆除不是终点,修复伤疤才是重点。

2020年以来,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汾渭平原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深入推进,偃师组织精干力量,按照认真核查、掌握现状、建立台账、科学研判、分类治理的原则,大力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新机制,对全域内17个汾渭平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和历史遗留矿山(责任灭失)的5个治理区,以及4家露天开采的铝土矿企业矿区内所有历史遗留矿坑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

在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偃师创新工作方法,对责任主体明确的矿山,通过多种方式对矿山业主开展培训和宣传,进一步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协助其制订矿山治理恢复方案,开展阶段性指导检查,严格督促矿山业主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

对责任主体灭失的露天矿山,偃师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申请中央奖补资金,市财政出资、企业业主参与、新设矿山企业参与的方式进行全面恢复。

回填复绿,矿山绿色永相伴

为使生态恢复治理收到最佳成效,偃师因地制宜、科学施工。采用回填复绿、边坡挂网喷播、平台覆土种树等措施,实现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同时,对新设矿山提出明确要求,坚持开发与环境修复并重,绝不留历史欠账。

土地涅槃重生,方能带来效益。铝土矿坑渐渐回填变为耕地,露天矿山逐渐披上绿装,生态环境改善了,废弃的土地资源即将得到再利用。

偃师通过对露天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可累计恢复耕地、草地、林地8400余亩,目前已累计完成土地恢复治理2000余亩,剩余生态修复工程正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

唱好“生态歌”,念好“绿字诀”。让绿色与发展共舞,让矿山与绿色相伴。通过对全域内露天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偃师走出了一条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相融合的发展之路,实现了从“老”到“新”的华丽转身,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刘龙选 文/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