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主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促进社会大局稳定。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打好风险防范化解主动仗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心忧天下、担当尽责,以底线思维应对风险,助力洛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强化风险意识,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做到未雨绸缪。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应养成“清晨之问、静夜之思”的习惯,只有想全想细想万一,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风险的不确定性,才能守好属地、守牢阵地。每日“清晨之问”,就是自问辖区内有没有可能影响全市稳定大局的事;每日“静夜之思”,研判明天可能会出现什么不稳定的事。只有时刻保持“万无一失”的责任感和“一失万无”的危机感,提前做好风险防范预案,不留一丝纰漏、一丝缝隙,才能切实把各类风险隐患防范好、化解掉。
借鉴“三个定理”,下好风险防范化解先手棋。一是海恩法则。这个法则所显示的是: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个未遂先兆及1000个事故隐患。这启示我们,抓安全稳定要有小中见大的敏锐眼光,善于从各种征兆中发现苗头、从苗头中排除隐患;要有抓早抓小的积极行动,发现征兆立即预防、发现苗头立即遏止、发现隐患立即排除,决不能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要有化险为夷的处置能力,透过复杂现象把握本质,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断决策,有效处理,让“黑天鹅”飞不起来、“灰犀牛”冲不出去。二是墨菲定律。这个定律所显示的是: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认为既然差错不可避免,事故迟早会发生,那么就难有作为;另一种是积极的,认为差错虽然不可避免,事故迟早要发生,那么就不能有丝毫放松的思想,要时刻提高警觉,做好预案,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安全。毋庸置疑,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后者。三是破窗理论。这个理论所显示的是:街上的一座房子,它的窗户破了,如果不及时修补,那么隔不多久,其他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只有未雨绸缪才能预防危机,尽量避免“第一扇窗子”被打破。要有“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而不是等亡了羊再补牢;要牢固树立“发现不了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排查不出隐患就是最大的隐患”工作导向,紧盯重要阵地、重点领域、重点人物、重大时间节点等,精准摸排风险隐患,逐个排“雷”,把风险隐患管控到位,最终实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目标。
提高“三种能力”,打好风险防范化解主动仗。一是提高识别研判能力。全面认识和把握风险是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的第一步。要充分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突出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按照“及时分析研判为基、立足防范化解为重、夯实各方责任为要、线上线下联动为策”的要求,把各类风险点、风险源和风险面掌握全、掌握准,早研判、早预警,掌握主动权、下好先手棋。二是提高分析决策能力。履行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责任,关键是要建章立制,要有总体的战略谋划,加强对各类风险的评估,制定系统的防范和化解风险方案,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不断建立健全重大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主动加强协调配合,把准走向、把控边界,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将职责范围内的风险防控好。三是提高控制化解能力。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着力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以洛阳一域之稳定为全省全国之稳定尽责任、作贡献。
(作者为中共洛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