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立德树人首先要解决“为谁培养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站位“两育”担使命;关键要落实“培养什么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着力增进“五个认同”;重点要解决“怎样培养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紧盯“三有”出实招;最终要落地“谁来培养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联动“四方”同向发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市委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决策部署,需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立德树人始终,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一、立德树人首先要解决“为谁培养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站位“两育”担使命。落实立德树人,就是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是清醒认识当前立德树人在情感和文化建设上的差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不强。二是深刻领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三是切实担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责任。用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根本标准。
二、立德树人关键要落实“培养什么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着力增进“五个认同”。一是厚植家国情怀,增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二是打牢思想基础,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三是突出精神内核,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四是维护领导核心,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五是坚定正确方向,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三、立德树人重点要解决“怎样培养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紧盯“三有”出实招。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有形有感有效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一是常态化宣传教育重有形载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让网络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进家庭。二是沉浸式切身体验重有感温度。认真解决好老百姓关切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等关切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开展各族青少年交流,让各族群众在参与改革发展、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中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三是深层次文化认同重有效传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和文化活动结合起来,用好用活洛阳厚重历史文化资源,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通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而真正改变思想,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四、立德树人最终要落地“谁来培养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联动“四方”同向发力。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党委支部、党政机关、学校家庭、社会大众同向发力。一是党委支部落实主体责任。摆上党委支部工作重要位置,各级各类书记带头抓研究部署、抓工作指导、抓投入保障、抓考核评价、抓成果运用。二是党政机关加强通力合作。克服与己无关思想,出台政策、谋划工作多谋长远之举、多行固本之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方方方面面工作落实中。三是学校家庭形成浓厚氛围。按照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下发的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指导意见,坚持家校共育,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通过学校家庭赓续传承。四是社会大众自觉共同参与。发挥关工委、老干部、编外雷锋群体、志愿者组织等作用,推动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一起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创造文化认同越来越深、国家认同越来越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来越强的良好社会环境。
(作者为洛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