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数字经济加速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了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为中国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了优势地位。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发展数字经济是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党的二十大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作出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重点任务之一。在党中央的科学布局和有力举措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猛,预计到2025年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60万亿元。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首先,数字经济加速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业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智能化生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例如,“智能工厂”的兴起,使得制造过程更加自动化、精益化、信息化,产品品质得以大幅提升。与此同时,服务业也在数字化浪潮下焕发新生,电子商务、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统计,仅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就达到了50.2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其次,数字经济促进了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我国政府能够更精准地掌握社情民意,预测发展趋势,从而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比如,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健康码、行程卡等数字化工具,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传播,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此外,智慧城市建设逐渐在多个城市落地生根,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领域均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大大提升了城市管理效能和居民生活质量。
再次,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拥抱电商,农产品线上销售模式日益成熟,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如智能温室、精准灌溉系统等,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推动了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同比增长3.6%。
最后,数字经济为中国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了优势地位。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5G通信、量子计算等高科技领域不断突破,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一批领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中国的科技创新实力和市场规模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者的关注,同时也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当然,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数字鸿沟扩大等。对此,我国出台了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旨在构建健全的数据治理体系,保护公民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总之,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它不仅是数字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更是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深度融合的桥梁纽带。面向未来,我国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使之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引擎,引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新征程。
(作者为中共洛阳市委党校图书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