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洛浦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4年12月13日 星期

惜别深情付歌声
□邓世太

再好的友情,也有分别的时刻。多情自古伤离别,个中滋味难以述说。

那,就用歌声来表达。

唐朝诗人王维送朋友元二去西北边疆,席间觥筹交错,诗酒唱和,酒酣耳热之际,王维的千古名作《送元二使安西》横空出世: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为此诗感情深沉,情景交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被后人谱成琴曲《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广为流传。

20世纪80年代,我在广播里听到姜嘉锵演唱的古曲《阳关三叠》,情绪饱满昂扬,音色沉稳厚重,吐字清晰有力,非常贴近王维原诗的意境,有“哀而不伤,柔而不弱,壮而不狂,刚而不硬”的艺术效果,给人的感受是格调高古而奔放,意境豁朗而深邃。尤其是主歌与副歌之间的八度跳跃,一唱三叹,加强了抒情效果,令人流连不止:“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沉浸在古琴悠扬的音韵里,听姜嘉锵吟唱,送别的场景如在眼前,顷刻间让人穿越千年。

青年时缔结的友谊,是最纯洁的,尤其是学生时代。如果毕业走向社会时,发现国家已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作为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该作出何种选择?1934年拍摄的电影《桃李劫》,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用明快有力的节奏、慷慨激昂的旋律、富有鼓动性的语言,号召青年学生奋发起来,抗日救国,去挽救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歌曲中的每一句歌词,都是铿锵有力的战斗口号,像即将出膛的子弹。这些充满感召力的音符,极大地激起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在硝烟弥漫的炮火中分别,没有缠绵,来不及悲伤,只有血管里奔涌着沸腾的热血,胸膛里燃烧着不熄的怒火,肩头担起的,则是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希望。莘莘学子,就是唱着《毕业歌》,迈着坚定的步伐,义无反顾地投入救国救民的时代洪流中,不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同样是歌颂友谊的歌曲,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非《友谊地久天长》莫属。这首由18世纪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根据苏格兰民歌记录整理的诗作,后来被谱成曲,被许多国家翻译成当地语言传唱。

“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优美深情的歌词,清新质朴的旋律,一问一答的乐曲,像相互道别,互诉衷肠,既包含着对老朋友的怀念,对过去在一起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留恋,又有对老友重逢的期待和向往。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