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刘禹锡《陋室铭》中有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之描述位于洛宁县城西二十公里洛河边上的龙头山,再贴切不过。
龙头山,乃洛河沿线唯一紧邻洛河突兀盘踞的独立小山,恰在洛河出山入川、上下游分界处。上溯深山峡谷,下望一马平川,俗称川尽山绝或川启山始之地望。南侧悬崖绝壁、铁石嵯峨;北侧梯田层层、禾苗茂盛。山腰林木蓊郁、岫道蜿蜒;山顶小庙湮暗,古碑泯容。
《水经注》之十五名其檀山,称其“四绝孤峙,山上有坞聚”,故名檀坞山。古时檀、坛通用,坞、屋不分,因此亦名坛屋山、坛山。“松柏森森,崖庙层层,夜雨洒洒,星斗朗朗”,乃古人对檀坞山的描述。登顶远眺,四周有大小九条山脉朝此聚首。故而又名龙头山。
《易经·系辞》上有句:“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则之”即遵照之,照之去做。《史记音义》载:“黄帝东巡河,过洛,修坛沉璧,受龙图于河、龟书于洛。”龟书就是洛书,洛书由神龟负出,故称龟书。黄帝过洛,修坛沉璧,就在龙头山。《后汉书·五行志》言:“大禹治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夏禹治水,得到洛书,筑坛叙畴,也在龙头山。龙头山可谓荣耀之至。
站在龙头山遥想,禹乃黄帝玄孙、鲧的儿子,鲧的领地在“崇”,“崇”在今嵩县北边之地,由是可以推定,禹对如今宜阳、洛宁之地(嵩县北边),并不陌生。当年,他到洪水泛滥的洛河出山入川之地劈阻导流,住在龙头山指挥,当是顺理成章之事。
治水役中,幸得洛书,法而陈之,演叙九畴,把天下划分成九州。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其“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龙头山巅坦荡如砥,大禹就是在这里把天下划分成九州的,这就是龙头山的“主贵”之处。
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年,能独步于千古显达于世界者,莫过于文化焉。河洛文化是华夏文化之根,河图洛书乃河洛文化之源,讲述河洛文化,就不能不说黄河和洛河。黄河出河图,洛河出洛书,河图出在孟津,洛书出在洛宁。“轩辕问道”“仓颉造字”“伶伦制律”,都是闻名于世的文化符号,而“神龟负书”又特具举世震撼的唯一性。
古书《河图玉版》云:“仓颉代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沪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文捉二十八字,景刻于阳虚山之石室。”当年仓颉奉黄帝之命代为南巡,登上阳虚山,到达玄沪河,洛汭之处有灵龟负书而出,红色的龟甲上附着黑色的纹理,授给了仓颉。仓颉根据这些纹理,造出了二十八个字符,逐一刻在阳虚山的石洞里。
宋代史学家郑樵的《通志·金石略》载:“仓颉石室记二十八字,在北海仓颉墓中,土人呼为藏书室……据此则或设永宁阳虚,或谓仓北海墓中,皆可存而不论矣。”这是说仓颉在阳虚山石洞里刻有二十八个字符,用泥捏成字符晒干放在仓北海墓中,世人把仓北海墓叫作藏书室……不论这些字是刻在永宁阳虚山之石洞里,或是藏在仓北海墓中,都可以成立,不要再争论了。
当年仓颉在阳虚山造字,绝非一蹴而就,半日即可,更不是独来独往,一人所为。仓颉既然是代帝南巡,随行官员一定不少,其中一个与仓颉同氏,叫仓北海,累死在山中的造字之役,埋葬在阳虚河畔。仓颉悲痛,为之守陵,掘土和泥,捏成字符,放在墓冢上晾晒,晒干后就收藏在仓北海墓中,世人呼为“藏书室”。老百姓只见晾晒,不见收藏,所以叫它“晒字台”。仓北海墓就是今天被人们误认为“造字台”的那座覆斗状古墓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