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我骑车出去转了一圈,发现这一阵,地里的玉米长得好快呀!
年轻时曾在生产队劳动多年,后在外几十年,如今回到家乡,看到现在种地的速度,简直让我目瞪口呆。
每年收麦时,我爱站在路边看,金黄色的麦浪被收割机一口口“吞掉”,只留下泛着白光的麦茬地,像平静的海滩。接着,播种机很快把玉米种子和肥料播进土壤。
收完麦子没几天,白花花的麦茬地里,长出一行行弱小娇嫩的玉米苗,高高亮亮的麦茬,很强势地屏蔽着它们。很快阳光、水分和肥料让它们日渐茁壮,噌噌往上长。
玉米苗长得不太高的时候要喷洒一次灭草剂。长长的软管连接着四轮车上一个盛着农药的高大塑料桶。人们只用拿着连在软管上的喷药杆,两个人几个小时就把几十亩地打完了。听说承包大户,用无人机喷洒农药,那速度可想而知。
玉米成熟,仍是机器收割,采收玉米棒的同时,玉米秆也被粉碎,撒到地里做肥料。
我们年轻时种地,和现在真没法儿比,那是肩挑背扛,顶着大太阳,男女老少齐上阵。收麦时节,割麦、拉麦、脱粒、扬场,每一道工序都要人一下一下去完成。
割完麦子种玉米。一般是大人拿锄头挖坑,小朋友跟着丢玉米种子。
农谚“五黄六月争回耧”,阐明了夏天种地时间的紧迫。为了高产,后来推广套种玉米,玉米播种的时间提前了几天,也相应缓解了后边“焦麦头天”各种的忙。
麦子没熟前,我们用两根长竹坯,扎一个锐角三角形的分垄器,尖头朝前,用以分开麦行。人站在三角形中间,拿一根木棍,下边安个铁的半圆形带尖头的小工具,用力把它扎进泥土里,稍稍一别,土就松了,把玉米种子扔进那个洞里,然后拔出工具,用脚轻踩一下。等割麦时,玉米已经长出来了。
收完麦子就开始锄头遍地,玉米苗小,主要是松土,锛麦茬,然后间苗。
锄地,不只是除草。听老人们说,锄头有水,锄头有火。如果天旱缺水,锄了地,可以保墒;如果雨水多,涝,锄地可以让水分快点散发掉。
等把每块地都锄完一遍,最早锄的地,草又长出来了,该锄第二遍了。
锄第三遍,玉米长高了,玉米叶子又宽又长,边边像锯齿,拉你的胳膊拉你的脸,汗水一沁,蜇得火辣辣的疼。这时的玉米地密不透风,简直像个大蒸笼。
收玉米时,每人挎一个篮子掰玉米棒,装满一篮,倒到大堆上。或者挨着的几个人,一块儿往大家的前方扔堆,掰着掰着,走近了。扔着扔着,超过了,大家又向后面扔。走得远了,就再朝前扔堆。
大块田地里,有人掰玉米,有人砍玉米秆,有人用架子车把玉米运出来。
看!同样是种庄稼,今非昔比啊!过去“三夏”漫长且累人,如今“三夏”好似“瞬间”便结束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耕作方式因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必将越来越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