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带来的痛苦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译文:早上出生、晚上就枯死的菌芝,不会知道昼夜交替;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蝉,不会知道春秋变化。
鲲鹏展翅,呈现的是空间维度的大境界,这句则提示人们要在时间维度上突破自我的局限。
世间万物,都存在于时间、空间之中。人们承受的拘限,也就来自这两方面。
空间的限制比较直观,“山外青山楼外楼”,在你目力所及的世界之外还有另外的天地,或许那里是北方的不毛之地(《逍遥游》所谓“穷发之北”),也或许那里是西方的极乐净土。而时间的限制,相形而言,就比较抽象。非洲草原上的动物们,也能知道在遥远的地方有一片丰美的草场可以栖居,因而不顾山高水长、千难万险奔逐而去,但它们恐怕难以了解在这样的空间移动中,时间在无情流逝,在奔向生命新希望的同时,也在奔向死亡。
动物更多地活在当下,人有更多时间意识,更了解时间的意味。只是人们常常会忽忘时间的脚步,尤其是年轻的时候。在时间的河流中浮游长度越短,越容易轻略它的存在,就如同朝菌和蟪蛄,它们对一日的晨昏、一年的春秋,都不可能有了解。不过,人的情形,确实复杂些,百年之寿,大体是相同的,但对时间有限的意识,是随着你日渐失去与它长相守的机缘而增长的,讲得直白些,便是:失去越多,就越明白。
在这个意义上,人,确实更痛苦。
(摘自《庄子百句》 作者:陈引驰)
成功以后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富贵发达了还不回故乡,就好比穿着锦绣衣服在晚上行走,有谁知道你发达了!
这是楚汉相争期间,鸿门宴那精心动魄的一页翻过去之后,楚霸王项羽说的一句名言。
说这话的时候,项羽刚刚率兵攻破咸阳——那里原本已被刘邦占领,项羽这回是去撒野的。他杀了本已投降的秦王子婴,焚烧了秦国的宫殿——大火足足烧了三个月都没熄灭——还把秦都的宝物、美女收罗了一大堆,准备统统带回老家去。
这时有人劝他:“关中这地方,有山河阻挡,四面还有险关,土地肥沃,可以在这里定都,称王称霸。”
项羽看着已被自己烧得不成样子的秦国宫殿,又满心思都是回东方老家的念想,就打了个比方,用上面这句话回应对方。
楚霸王的观念里,富贵发达了,就该穿着锦绣衣服,大白天大摇大摆地回老家。一句话,发了就得让人瞧见;别人看不见,如何叫“发”呢?
这也就无怪乎那位给他出主意的要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意思是楚霸王的作风,颇像是猕猴戴着人的帽子。猕猴戴着人的帽子,自有个人样,但也就是个人的样子,底子里,终究还是畜生。
项羽倒还不笨,听出了这话里的讽刺味儿,一气之下,把讽刺他的人给煮了。
(摘自《史记百句》 作者:陈正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