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蜷缩在最底层的酱油厂工人——周秉昆,随着《人世间》的热播一炮走红,他的一言一行完美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要勇敢”,可勇敢到底是什么,似乎很模糊。“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是自认为勇士的座右铭,而周秉昆对勇敢的诠释是另一种模样:坚持良善。
哥、姐飞得远,他一个人不攀不比,勇敢承担起照顾父母的重担;自己过得捉襟见肘,却自告奋勇养大了姐姐的孩子;势单力薄,为保护继子却敢和黑恶势力放手一搏……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人,永远在为别人的苦难兜底,正是这种不被世俗裹挟的“只管善良不求福报”,让“老实疙瘩”周秉昆深得人心。
我们推崇良善,才能享受它赠予的勇敢。
曾在商场目睹惊险一幕:一个小女孩双脚悬空,被夹在运行的电梯玻璃栏杆上,千钧一发之际,两个男人合力将孩子解救下来。有旁观派指责救人速度太慢,有保守派吐槽不该触碰小女孩隐私部位。俩男人安抚着因惊吓而不停哭闹的孩子,只淡淡回应了一句:“娃没事就好!”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的时候,救人可能要担责,还要忍受各种质疑。两个男人不是不懂,却还是勇敢地伸出了援手,只因“那是一条命”。
想起学生时代老师讲过的一个故事。
1912年,上海一个拉黄包车的男人,一夜之间家破人亡——母亲杀死患病的女儿然后自杀。接到消息,各大媒体蜂拥而至。一个叫黄远生的记者也被派去采访。当他赶到现场时,发现很多同行正围着男人追问案件的细枝末节,男人一脸疲惫,不停地解释着。黄远生改变了把痛点炒成热点的主意,悄悄蹲守,从侧面报道了劫后余生的男人两眼红肿,依然努力奔走在大街小巷的情景。
老师神色凝重地问我们:“如果你们是记者,会怎么做?前者会让报纸销量大增,后者因为角度不够刺激,要面临被同行的报道淹没,甚至失业的风险。”
小小少年,不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却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后者。
老师有些哽咽,他说,能教出心存良善的学生,这辈子吃多少粉笔灰都值。老师还说,黄远生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没有以他人痛点为噱头为自己和他所在的团队谋取利益,而是努力想让民众了解悲剧之后生者的生存状况,这在当时不仅需要良知,更需要激浊扬清的勇敢!
那节课,我们反复咀嚼着四个字:勇敢,良知。
历史上也有许多真正的勇敢。那是芝麻官面对强权发出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呐喊,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凛然,是“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的敦煌女儿樊锦诗,在茫茫沙漠半个世纪的苦苦坚守……
正如一位知名律师所说:“所有的黑暗不过是光明的缺乏,所有的邪恶也都只是对良善的背离。”因此,真正的勇敢,是对良善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