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的老槐树下,陡然竖起了一个阅报栏,不锈钢的边框,泛着熠熠的银光。围了不少人,有的还戴着老花镜;有默默阅读的,有小声议论的;有看时政新闻的,有看文学副刊的……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当年。记得厂里那个阅报栏,正对着我车间的大门,是个木质的,边框刷着淡黄的透明漆。我是厂里的通讯员,车间里再忙,每天也要抽空去阅报栏那里看一眼,因为我有上稿任务,年底还要评比,压力山大。为完成任务,我常常眼涩头涨地熬到半夜,写了寄,寄了写,多是泥牛入海。没招了就发急,抓住啥写啥,心存侥幸,想撞大运,其结果可想而知。
在黑暗中摸索,阅报栏,就成了我希望的灯塔。于是,我就天天盯着阅报栏,盼着能撞上大运,盼着日子赶紧翻过去,跳到阅报栏上有我名字出现的那一天。
手写,最麻烦的是誊写好了,却“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只好用改正纸。有时改得多了,一行摞好几层,跟垒了道河堤似的;一页稿纸,垒出好几道,就成了一张“战洪图”。我寄的时候都不好意思,但又没办法,来不及了。没想到,竟接到了编辑的来信,说从垒的高度,看到了我的认真,并予以热情鼓励。这对我的震动很大,也让我想了很久。
阅报栏无言,却是一面镜子。照不见你,那是你做错了,空白,是它的表达方式。要学会从反向看问题,多维思考。如我“垒河堤”是无奈,编辑看到的却是认真。“横看成岭侧成峰”,别老顺着成功的直线走,心浮气躁,心存侥幸,要从空白处找到错的地方,把它修补起来。
后来,我专职搞宣传,阅报栏也归我管。每次换新报纸前,我总要把阅报栏玻璃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换报纸对我来说,有很重的仪式感,因为它是我的“老师”。
再后来,厂区扩大,绿化,在手机上也能看报了,阅报栏也就销声匿迹了。没想到,时隔多年,“老师”一身新装,竟立在了我的家门口。“称名忆旧容”,真有很多感慨。当年站在阅报栏下,工友庆贺,大呼小叫、吆喝请客的音容笑貌,至今还历历在目。正是洛城好风景,初秋时节又逢君。
“老师”这次归来,像一位回家的旅人,一身靓装,神采奕奕。老槐树,历经沧桑,枝叶繁茂,郁郁葱葱。“老师”往树下一站,既有时代的风范,又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像一首古体诗,娓娓诉说着一路旅游的故事,句式跳跃,意出象外,含蓄蕴藉,五彩缤纷,包罗万象,又意味深长。
从阅报栏的制式和做工的精良,以及准时换报,我知道,“老师”要扎根儿了,它将以一种更加成熟、更加坚韧的姿态,携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