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洛浦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4年10月9日 星期
家国情怀
黑龙洞中觅“真龙”
□郭建立

玉米收获接近尾声,沟里岭上的田地又呈现出棋盘的模样,野菊花、喇叭花醒目地开在路边,村庄安详宁静。

车辆驶入沟底,下车,当我们打着鲜红的队旗,沿着蜿蜒小路走向黑龙洞的时候,我忽然有一个构想:假若这是在盗匪猖獗的年代,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踏入村子,一定会引来村民的高度警觉。黑龙洞中,已有村民隐藏,一双双机敏的眼睛会透过隐蔽的瞭望口张望;与黑龙洞连为一体的黑龙寨,巍然耸立,箍着铁皮的厚重寨门紧闭,高高的寨垛口,大刀、长矛闪着寒光,土炮、土枪严阵以待。倘如此,即便我们是穷凶极恶的匪徒,也只能望村兴叹,甚至还有可能成为像电影《举起手来》中那群失魂落魄、洋相百出的“鬼子”。

不过,这样的构想再也不会出现了,在和平的阳光下,村民早已过上了田园生活。鲜红的旗帜与绿意盎然的山岭相互辉映,就有了“万翠丛中一点红”的灵动。我们避开了黄金周各个景点的人潮涌动,独辟蹊径,为的就是来一次意味迥异的探访。

黑龙洞位于新安县五头镇胡张沟村神(堂)胡(张沟)路东油房坡下面的沟中,如果不是2021年那场洪水的冲刷,黑龙洞可能还留存于传说中。村支书介绍,黑龙洞挖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其时为了防御起义军和杆匪的劫掠,胡张沟村乡绅张景田、张景仲带领附近的村民耗时两年,在沟中黑龙潭东边的土岗上修建了圩寨,同时在寨子的下面挖了既深又长的土洞。因寨与洞位于黑龙潭旁边,故称“黑龙寨”“黑龙洞”。

黑龙潭早已干涸,黑龙寨也只剩下轮廓,依稀可辨夯土层和垒砌的河卵石。黑龙洞虽在岩壁之中,但上下相通、左右相连,与黑龙寨、黑龙潭构成了立体的防御结构。洞中分岔很多,好似迷宫,里面有居室、灶房、储藏室、石磨、水井、水渠、陷阱等设施。洞的宽窄仅能容纳一个成人,且只能弯着腰身通行。洞内有现代的灯带照明,纵然百倍小心,肩膀还是会蹭到洞壁的泥土。洞壁上密密麻麻布满人工开凿留下的痕迹。只有行进几十米,到了可以容纳二三十人的议事厅,才能直起身子,四下观望。洞两侧的居室、灶房、储藏室非常简陋,洞壁上留着照明的灯窝,灯窝上方是斑驳的油熏印痕。

两位同行的女士,因为忍受不了里面的压抑,提前退出。这恰恰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无限的悲壮与感慨:油灯如豆,两年的漫长岁月,普通的农人,落后的工具,为了生存抗争着,秘密而又紧迫的开凿声,混杂着饥渴和汗腥的喘息声,惊恐的心跳与孩童拼命压抑住的抽泣声,还有洞外寨子上的厮杀声、枪炮声,村庄房屋被盗匪点燃的噼啪声,一时间,汇成了历史深处的巨大回响,如钱塘大潮奔涌而来,一条悠长的土洞成了穿越历史的隧洞。

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可以腾云驾雾、呼风唤雨,凛然不可侵犯。黑龙潭、黑龙寨、黑龙洞,显然,这些名字也带着百姓对安宁、太平的期许。

龙是什么?真正的“龙”,其实就是我们民族蕴藏在骨子里的不畏强暴、敢于抗争的精神,就是蕴藏在百姓中的那种众志成城、牢不可破的凝聚力。张景田、张景仲两位籍籍无名的乡绅,能把一个偏僻小村的村民凝聚起来,挖洞筑寨,抗击匪患,守护一方平安,诠释的不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意志吗?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才是屹立不倒的真正的英雄!

从黑龙洞出来,直起腰身,纵目眺望,山沟的秋景尽收眼底。连绵环拱的山岭,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犹如金壁铜墙;岭下一片片田畴里,疾驰的“东方红”农用车在穿梭翻耕,又要播种来年的希望……山路上,不时走过一个个假日归家的乡贤,与村里人点头打招呼,他们寻觅着心间挥之不去的乡愁,谋划着村子未来的发展前景。

村中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慨叹,古寨遗址没有被保护下来,太可惜了。其实,古寨的不存,也是完成历史使命的归隐。铸剑为犁、化寨成田,也应该是古寨最欣慰的归宿。况且,不是还有黑龙洞在吗?

是的,黑龙洞就是历史最厚重的馈赠。一次洞中的穿行,就是一场历史的穿越,就是一场从屈身到站起的最好的家国情怀的教育,也是对脚下这片生我、养我、护我的炽热黄土的最深情的叩拜和感恩。从“屈”到“直”,从“抑”到“扬”,从“藏”到“显”,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探寻和追踪。期望村子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迸发新时代的活力,实现龙一样的腾飞!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