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那一山一水都是诗一样的地方,春山水暖,夏草葱茏,秋叶金黄,冬雪皑皑。
家,在一个小山村,是一座简陋的农舍,红瓦泥墙,屋里没有华丽的装饰,但每一处都透着生活的温情。清苦我们不缺,和睦却是家中常客。父母手中的锄头,像是挥舞的笔,给予土地以生命,也给予了我无尽的爱与心疼。
春天,小山村被新绿浸染,宛如一颗镶嵌在翠绿绒毯上的明珠。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轻轻吻上树梢,炊烟便从各家各户的烟囱中袅袅升起,在微风中轻盈地舞动,尽情展示着曼妙身姿。
我总是早早地起床,迎着微凉的春风,诵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上学的小路上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呼吸带着炊烟味道的清新空气。
当太阳渐渐西沉,小山村又开始升起袅袅炊烟,妈妈在灶台前忙碌,她总是能用有限的食材,粗粮细做,摆上一桌可口的美味佳肴。
那时候,厨房是家的中心,也聚集着最多的欢声笑语。炊烟则像一条联系着过去与现在的纽带,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与回忆。
夏天,郁郁葱葱的树木,蝉鸣蛙噪,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大人们都躲在阴凉处歇息,村头的小河里,是我和小伙伴嬉戏玩耍的好去处,清凉的河水洗去了夏日的炎热和疲惫。当炊烟再次升起,那熟悉的炊烟中飘来的是母亲的味道。回到家中,餐桌上摆满了母亲精心准备的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丰盛的晚餐,笑声和话语在炊烟中回荡。
秋天,金黄的谷穗在风中摇曳,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仿佛是大自然为这个小山村绘制的一幅绚丽画卷。每当夜幕降临,炊烟在秋意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温暖。
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灶膛里的火映红了她的脸庞,父亲收拾着农具,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丰收。当饭菜的香气弥漫在整个院子里,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前,谈论着今年的收成,憧憬着未来的生活。
冬天,白雪皑皑,一片银装素裹。寒风凛冽,炊烟却给这寒冷的冬天带来了无尽的温暖。母亲总是早早地生起炉火,让屋子里充满了暖意。炊烟从烟囱中缓缓升起,在白雪的映衬下,宛如一条白色的丝带。一家人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听着父亲讲述着古老的故事,交流着一年的辛劳。那一刻,窗外的寒冷与屋内的温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童年的炊烟,仿佛让记忆中的画面变得缓慢而清晰。那些炊烟里,有泥土的芳香,有庄稼孕育的希望,有家人的关爱,还有乡村的和谐。
岁月如流水般悄然流逝,家乡的小山村也在时代的洪流中悄然改变。然而,童年的炊烟总在记忆中缭绕,提醒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亲情,感恩生活,感恩母亲。
再次站在村头,静静地回忆着那袅袅炊烟,我知道,炊烟己不只是炊烟,它还是家的象征,是故土的呼唤,是那无言的爱与牵挂,永远萦绕在我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