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母校孟津一高建校70周年,我思绪万千。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王宗都老校长。我相信,老校长,您还活在无数学子的心中。
“这只是一位校长吗?更像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元帅!”这是那年初见您时,满怀英雄情结的我心里边对您油然而生的一种敬意。
1984年,我考上孟津一高,由衷地感到自豪。清晨跑完步,您在操场前面的台子上,即席给我们讲话:“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操场上黑压压的都是学生,晨光熹微,看不清您的面容,只是影影绰绰看到您伟岸的身躯。您像一位诗人、一个演说家。您的讲话,由浅入深,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句句打动人心。我这个刚刚入学的高一学生,满心佩服,睁大了眼睛看着您。后来,每一次听您讲话,我都感到意犹未尽,那是丰富的营养,是新鲜的血液,是苦口婆心的箴言,更是我们走上光明大道的指路灯。
在校园里,走了很长的弯路甚至几乎“沉没”的我,正是在您的指导下才重归大道。
“啊,好多的书啊,还都是好书!”刚刚考入孟津一高,我就迫不及待地跨进了图书馆。像刘姥姥初进大观园一样,我被丰富的藏书弄得目不暇接,犹如从小到大成年累月吃红薯馍的我,忽然面对一堆刚刚烘好、香甜诱人的蛋糕,恨不得将它一口吞到肚子里。小学和初中,我已经看完了中国四大名著及《聊斋志异》等佳作。现在我扑向外国名著,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少年维特之烦恼》《呼啸山庄》《红与黑》《傲慢与偏见》……每本书所描述的故事,都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人生。
掀开书的扉页,外部世界的大门向我敞开,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展开各式各样、引人入胜的精彩表演,顺境与逆境、喜悦与悲伤,都让我如临其境,不能自拔。不但课外和自习时间,甚至数理化课堂,都是我如饥似渴阅读外国名著的时间。作业不能按时做,心中实在不安,我就抽出看完一本名著的间隙,将作业一次性做完,也不交给老师批改,只是以备老师问起来好应付而已,然后继续沉浸在我的外国名著里。
刚开始看外国名著,看得我云里雾里,但面对这么好的东西,我怎么舍得半途而废呢?硬着头皮往下看,有时候返回来再看,这样才逐渐地把来龙去脉弄清楚了,当然有时也有豁然开朗的惊喜。凡是语句优美或者哲理丰富的地方,我都反复咀嚼品味。两年半之后,我在图书馆举目四望,外国名著已经看了个八九不离十,心里有点儿自得。
然而,我长期忽视数理化,成绩一跌千丈。一进入高三,数学竟然考了13分,在文科班108人中列70多名。这样下去,到远方上大学,像游子一样漂泊流浪,这梦寐以求最浪漫的事情,对出身农家、读书升学为唯一出路的我来说,就只能是梦了!
我不甘啊!
头脑中百转千回、痛苦挣扎,我终于下定决心,远离所有的课外书,包括心爱的外国名著。我开始苦学苦读,每天早上第一个到教室,每天夜里躺在被窝里,打着手灯看书。终于,我一步步把数学补了上来,从13分到37分、68分、79分、85分,一直到高考97分(满分120分)。最后,我如愿以偿进入大学校门。
那段时间,我基础差,数学一点儿都听不懂,多少次灰心丧气,心想认了算了。但是,每一次幸运地听到您的讲话,我才没有倒下。您的那些话,又让我像打了鸡血一样,重新拾起了斗志。可以说,在学习最困难的时期,您的话拯救了我。后来听同学说,您曾经在背后表扬过我,说我是一个差生到好生的典型。
老校长,感谢您,也感谢那么多在七尺讲台默默耕耘、可敬可爱的老师,培养了成千上万如我一样的学生,学有所成,报效国家。母校孟津一高塑造了我,让我具有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感觉世上再大的苦都能吃;让我有了触底反弹的能力,能够在人生最低谷时重新站起来;让我有了拼搏的精神,不拼搏对不起自己;让我再也不心存侥幸,人生之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地走……我受益终生。
从中南财经大学毕业后,我回洛工作,学着运用您教的领导方法,就是善于做思想工作,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理想、有目标,变被动为主动,产生巨大的内生动力,去做最好的自己,做高质量的工作。
虽然在孟津一高的三年时间里,没有跟您正正经经地交谈过,只是偶尔路遇时向您问声好,但是,您在我心目中永远是导师。记得那次重返母校拜见您,您马上记起了我,热情地招待我,带着我参观您的书房和您遒劲潇洒的书法作品,还挑了3幅字赠送给我,让我喜出望外。后来,您病重在家,我前去探望,万分心痛。
您虽然离开我们数年了,但是苍茫厚重的邙山知道,潺潺不息的瀍河记得,您是孟津一高的功臣,是孟津教育的功臣。您以优秀教育家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水平,奠定了孟津一高优良的校风和传统——教师无私奉献,精益求精;学生珍惜光阴,苦读成才。
怀念您,敬爱的王宗都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