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我不是潘金莲》《温故一九四二》和《一句顶一万句》等小说先后被搬上银幕,还被译成多种外文在海外发行,其中《一句顶一万句》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段两小时长的视频,是刘震云和著名企业家俞敏洪的一次对话。其间,俞敏洪有段话让我共情。
这段话的理论基础是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曾将其含义解读为:一句有见识的话胜过一万句废话。
俞敏洪说,高中英语老师曾激将同学们:“我认为你们一个也考不上大学,但我依然让你们去考一次,在未来杵着锄头在田间干活的时候,你会想起来,你曾经为了改变命运奋斗过一次,尽管这是一次失败的奋斗。”刘震云说:“这是个好老师啊!”后来,俞敏洪考入北京大学。
我反复品味这段话,怎么和我青春时期的那段话异曲同工呢?
“人生刚刚起步,难道在漫长的生命历程里,就这样平庸虚度吗?我正青春,要挑战人生,纵使失败,但到满头白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会自豪地说,今生无悔,因为我曾努力过,我曾与命运搏斗过。”
然而,这话不是谁对我讲的,而是我对我讲的,是我的心念。
若用哲学的观点来说,他人授话属外因范畴,自我心念属内因范畴,如套用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的理论,那“一念顶一万念”就是一个积极、正确的心念胜过一万个消极、错误的心念。
那我的心念当时是缘何而生的呢?
高中毕业,返乡三载,我忽然发现,传统农业模式是多么的落后,心头一热,便怀揣着母亲辛苦一年养的那头大肥猪卖的300多块钱,在冬季养鸭子,结果因急于求成而惨遭失败。爹觉得,任由我继续下去,不仅家里经不起折腾,更担心把我毁了。那年春节,爹带着我扛着一袋粉条,到郑州找亲戚想给我寻活儿,让我换个无法折腾的环境。而我不甘心失败,从郑州回来,偷偷给亲戚写信,告诉他不要给我找活儿,我不想轻易成为一个人生的逃兵败将。
痛定思痛,经过认真反思,发现文化储备不足是我失败的主要原因,于是,我重新读书看报,要用文化重新武装自己,以利再战。见此,爹说:“上学时你不好好读书,现在读书有啥用?”一怒之下,将我的书报付之一炬。我大哭一场,哭父亲因不识字而一生艰辛,哭父亲对我爱之深、情之切而不解文化的重要。
白天劳作之余,晚上煤油灯下,我发奋读书写字。不经意间,我写的新闻稿登报了!接二连三后,爹的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
生活给我关上了一扇门,却又给我开了一扇窗,这不是我坚韧的心念才赢得人生的柳暗花明吗?
如此说来,心念能够引爆人的内生动力,一旦像原子核一样裂变,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当我醉心于为报纸写稿的时候,1990年,《洛阳日报》举办头题新闻大赛,我热血沸腾:“我要试试!”谁知,首试即获成功,新闻稿《春联在昌谷又添新意》登上《洛阳日报》头版头题——若非新闻大赛,我肯定没冲击头版头题的心念,不知还要在小打小闹的道路上徘徊多久。那年,我在《洛阳日报》刊登了3篇头版头题新闻,很快,我进城走上职业新闻宣传工作之路。
其实,心念并不神秘,它与我们形影不离。你看,我们人生长河中美丽的朵朵浪花,哪一朵不是心念的绚丽绽放呢? 然而,心念并非一味给我们腾跃的动力,有时,它一面给我们前进的动力,一面给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般的战胜困难的定力。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已转岗财政系统的我,接受了管理扶贫资金的新任务。困难和问题接连不断,挑战和考验不期而至,加班加点、挑灯夜战几乎成为常态。我和同志们不叫苦、不动摇,沉着应对,迎难而上,搬走了一个个“拦路虎”:扶贫项目遍地开花,乡村干部对资金使用要求一头雾水,我们设计出对应每个节点所需报账资料的流程图,大家一图在手,干活不愁。为保证全县扶贫项目资金报账资料完整准确,我们设计开发出扶贫资金远程审核系统,三级联审通过后方可拨款,大大提高了扶贫资金的管理质量。待脱贫攻坚战告捷,我们单位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心无旁骛志不移,踏平坎坷成大道。投入伟大的事业之中,普通的人生才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随之,自己平凡的人生心念也得以淬炼和升华,那就是: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