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适逢寒衣节,趁着祭祖我又回乡,跟往年同样,后备厢里装着祭拜先祖的用品,还有一件新棉衣。
我们村是个自然村,200来户500余口人,村东头喊一声,村西头便听得清清楚楚。村民中杨、孙两大姓占90%,其余的杜、张、乔各一大户,邻里之间,相处得都很和睦。张姓弟兄四个,分家后各处一宅。张大伯是老大,20世纪60年代闹饥荒,不好找媳妇,便娶了一位盲人,先后育有一儿一女,相比村里其他光棍汉,这也算完成了人生大事。
因为大嬢看不见,张大伯非但少了一位农活助手,还需要适当照顾盲人大嬢的生活起居。从大集体到分产到户,张大伯生活一直很艰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会儿,大部分衣物、鞋子还都是靠各家各户自己缝制、加工。盲人大嬢给儿女做不了这些,自己的穿戴也是问题。
奶奶手巧,剪窗花、织布裁衣、纳鞋针线活,样样精通。那时候,父亲兄弟姊妹五个也都已成家,孙辈们穿戴,自然有各自母亲缝制。奶奶闲不住,便开始做些鞋子、改些旧衣服,给张大伯的一双儿女,还有盲人大嬢。这一帮,就是几十年。
这一切,母亲都看在眼里。奶奶逐渐做不动针线活儿了,母亲就接过接力棒,把我穿过的衣服送到张大伯家,张大伯的儿子小我几岁,穿着正合适。大嬢不能拆洗棉被,偶尔,母亲会送去些棉被。这一帮,又是很多年。
到张大伯的一双儿女长大成人,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女儿成家嫁了出去,张大伯因病走了,剩下盲人大嬢和他的儿子,还是得帮。那段时间,父母外出打工,回家得少,每年十一月,母亲都会买件棉衣,或托工友捎回去,或寄回去,从未间断。
有阵子我对母亲说,盲人大嬢的儿女已经长大成人,说不定给她买的衣服不少了,你每年寄新棉衣,人家会不会不喜欢这些款式。母亲说,你大嬢衣服再多,也大都是别人的旧衣服给她,现在条件好了,每年穿一件新衣服,她心里也舒坦。这么多年,她一直都在期待着我这份惊喜哩。人老了,有人关心着,她心里暖和。
后来回乡才得知,张大伯的儿子始终未成家,常年在外漂泊打工;他的女儿婚后倒是给大嬢接过去一阵子,日子过得也不富裕,再后来离了婚,没有家庭支撑,只能把盲人大嬢送到养老院。
我婚后,父母一直随我生活在城市,老家回去得少,基本都是逢年过节看亲人,祭先祖。每到寒衣节,我都会回去。送棉衣这件事,就落在了我的身上。送了几年,爱人也受到了启发。
今年,母亲早早算着日子,要去买衣服,爱人跟母亲说,今年这件棉衣,就不用母亲操心了,由她来买。然而母亲不同意,说你不知道款式、大小。后来,爱人陪着母亲一起,去商场买了棉衣,并付了钱。
母亲算了一下,说这是第二十件新棉衣了。爱人说:“妈,以后我知道这个棉衣的尺寸了,买棉衣这事就交给我来做吧。”母亲看着我爱人,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