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孟津区朝阳镇一家物流企业,42岁的刘三丽驾驶叉车穿梭其间,运输货物驾轻就熟。
“当上叉车工,等于端上了‘金饭碗’!”刘三丽笑着说,此前她主要依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去年年初,她参加了孟津区人社局开办的免费叉车工培训班,经过11天的理论和实操课程学习,顺利获得中级叉车工技能等级证,随后又拿到操作证持证上岗。技能提升让刘三丽如愿走上物流企业的“吃香”岗位,不仅工作稳定,收入也翻了一番。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支撑。去年以来,孟津区人社局高度重视“人人持证、技能洛阳”建设工作,突出产业发展、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聚焦培训、取证、就业等关键环节,为有培训需求的适龄劳动力提供精准培训,推动农民工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去年,孟津区累计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1608人次,新增技能人才8465人、高技能人才2248人,形成了以技能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的良性循环。
临近春节,多家企业即将放假,但孟津长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忙着张罗新一期叉车工培训班开班。“现在正是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之际,也是农民工提升技能的好时机。”该校校长李艳飞说,开班消息不胫而走,培训班迅速满员。
前进、后退、升降、转弯、叉货,“8”字、“人”字、“S”弯行走……在孟津区一家物流园里,20余名学员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叉车实操训练,49岁的李孝伟就是其中之一。“听说在这儿不仅能教技术,还能推荐工作。”李孝伟说。
“不用慌,技术学稳了,到哪儿都吃香。”教练苏文龙为李孝伟加油打气,他去年经过培训以优秀学员的身份成功转型为一名叉车教练,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收入也有了大幅提升。
提升技能培训,突出品牌导向,“孟津叉车工”不仅是孟津人社部门开展技能培训的一张名片,也是我市人力资源品牌之一,其主要就业方向有汽车制造业、物流运输业等。以孟津长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例,其合作企业有上汽集团、陕汽重工、比亚迪、宁波吉利、京东、天猫、阿里巴巴等国内汽车工业园和物流园区,已形成叉车工“培训+就业”的用工合作模式,精准助力群众创业增收致富。
通过技能培训带旺一方产业,人力资源品牌正显示出强大的虹吸效应,成为就业“金名片”、致富“金钥匙”。近年来,我市涌现出“平乐牡丹画师”“偃师制鞋工”“伊滨钢制家具工”等丰富的人力资源品牌,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洛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去年以来,我市坚持技能就业、技能增收不动摇,全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洛阳”建设,全市累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5.43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3.81万人。
在孟津区送庄镇朱家寨村乡里中心,一所标准化的乡村学院宽敞明亮,多功能设备齐全,春节后这里将迎来首批技能培训学员。河洛大地上,劳动光荣、技能致富的故事仍在续写。
洛报融媒记者 谢娜娜 通讯员 李金鹏 郭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