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过后,东风解冻,散而为雨,大地被一场春雨叫醒,柳枝也在春风里开始泛绿,蛰虫逐渐苏醒,野鸭也悠闲地在水面游动。“媚阳当空柳丝展,檐下飞来探巢燕。农家人勤春来早,鞭催黄牛力耕田。”趁着初春的暖阳,劳动人民也早早在田间地头开始忙碌,到处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
在这初春的季节里,一切都显得格外生动。此时,春意盎然,万物生长。立春刚过,气温就迅速回升,春的暖阳,不像冬天那般在云层里隐藏自己,而是高悬于澄澈的蓝天之上,用恰到好处的温暖,为大地洒下无尽的温柔与希望。草木也开始吐芽泛绿,从最开始一点点淡绿直至全部换上春的绿新装。而最先感知春天的还是燕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但听老人言,燕子所要寻找的主人,也是勤奋的主人,如果门前四周收拾不利落,它们是不会选择在那里垒窝的。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只有在春天及时播种,精耕细作,才能在秋季收获累累果实。春天,播种着希望,孕育着未来,耕耘着梦想。如今进入新时代,耕耘早已机械化,但不误时节不负春依然是最重要的。而孩子们也在元宵节刚过,就早早进入校园读书,此刻,“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就显得那么的生动。
谚语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讲的就是人勤春早的道理。一个勤奋的人,是不会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的。我小时候,天还没亮,父母就早早起床给我们准备早饭,而后趁着天微微亮就下田耕作,他们常说“三早顶一工”,他们用日复一日辛勤的劳作,换来一家人一年的口粮。而年幼的我总是想再多睡会儿,于是便换来了父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责备。如今,父母早已年老体衰,我也人到中年,但我始终能够做到早起,或读书,或锻炼身体,因为我坚信“人勤地不懒”。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只有春天早早地计划好春耕春种,秋天才能五谷丰登,一旦错过“窗口期”,即使再风调雨顺,也难以有收获。为此,我们一定要有鞭打春牛催耕作的清醒,及早谋划工作、制订工作和学习计划。让我们趁着春天的气息,以“归零”的心态、“奋发”的状态,发力干出一年好年景。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春天来了,愿你我不负春光、不负梦想,紧跟春天的脚步,惜时争春务实干,不待扬鞭自奋蹄,在新征程中用实际行动做不负春光的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