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或更新体育健身设施不少于200套,建设10个多功能运动场,全市年内建成2~4所新型县区体校,全年举办近200场各级体育赛事……昨日召开的2025年洛阳市体育工作会议上传来不少民生信息。
建设10个多功能运动场
今年,我市将围绕强化全民健身基层基础工作持续发力。新建或更新各类体育健身设施不少于200套,建设10个满足全龄段人群需求的多功能运动场,着力打造城市区“10分钟健身圈”。洛宁县、汝阳县“两场三馆”将在年底前建成投用,孟津区、伊川县、栾川县“两场三馆”建设将启动实施。加快多功能运动场建设,计划今年9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举办近200场体育赛事
我市将大力引进符合城市实际、能带来经济效益、有影响力的知名体育赛事。重启“中国围棋棋圣战”,积极引进铁人三项赛、城市定向赛、全程马拉松、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骑游大会等赛事,让品牌赛事在洛阳落地生根。
今年在洛举办的各级体育赛事将近200场,其中国家级赛事共有9项,包括2025年中国场地自行车联赛(第三站)和总决赛、全国青少年射击锦标赛(飞碟项目)、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青年锦标赛、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公开赛、“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全国主会场等。
此外,我市还将举办13项省级体育赛事,涉及乒乓球、国际式摔跤、柔道、射击、滑雪、篮球、跑酷、网球、航模等领域。
全市年内建成新型县区体校2~4所
我市将持续深化体教融合发展。各县区要根据自身条件,采取独立设置体校、联办(学校+体校)、共建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等方式,加快推动县区体校建设,争取全市年内建成新型县区体校2~4所,确保2030年前所有县区都成立体校。对省局认定的新型青少年体育训练阵地单位,可提供50万元的体育器材、训练设备等支持。
我市还将发力体育产业领域,支持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积极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和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争取到年底,每个县区新成立冰雪(类冰雪)俱乐部1~2个,举办青少年冰雪(类冰雪)运动赛事1~2项。力争实现到2026年发展体育旅游基地或滑雪旅游度假地不少于2个,全市直接参与冰雪运动的群众超过80万人次。
洛报融媒记者 孟山 通讯员 张齐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