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立足新发展阶段,洛阳聚焦绿色低碳转型,要做好节能降碳、污染防治、生态治理及能源建设工作,奋力谱写现代化洛阳建设新篇章。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洛阳聚焦绿色低碳转型,要做好节能降碳、污染防治、生态治理及能源建设工作,奋力谱写现代化洛阳建设新篇章。
积极稳妥推动节能降碳。健全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创建1家零碳园区、3家零碳工厂,加快建设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持续深化“四大结构”调整,统筹加强工业领域低碳转型、生态领域固碳增汇等建设,加快化工等4个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全覆盖。偃师区将加快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增效,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偃师建设国家区域性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园区,积极创建省级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宜阳县将实施节能降碳改造项目,推进煤矿、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全覆盖,加快实现矿山“增绿”、生态“增效”。瀍河区将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培育一批绿色低碳企业。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三年行动,聚焦“六大专项”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管理,完成中钢洛耐退城搬迁、9台煤气发生炉清洁能源替代;聚焦“四水同治”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建设栾川、宜阳全域美丽幸福河湖省级试点,推动黄河新安段争创省级美丽幸福河湖;聚焦“无废城市”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工建设孟津等3个工业固废填埋场,统筹抓好城市固废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超过95%。持续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坚决筑牢黄河生态屏障。深入实施“净水入黄河”工程,全面完成秦岭东段洛河流域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抓好伊洛河综合治理,开建新安“提黄改造”工程,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带。精准实施国土绿化,推进陆浑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完成造林6.25万亩。强化尾矿库“头顶库”综合治理,抓好矿山环境综合整治。孟津区将抓好600亩沿黄荒山绿化和国储林建设,加快建设黄河险工除险加固、中州渠防洪排涝、西部山区引黄提灌、智慧河湖提升改造等项目。新安县将常态化推进黄河沿岸生态修复,并加快推进“净水入黄河”“提黄改造”工程。嵩县将接续实施秦岭东段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工程,完成造林2.7万亩,实施森林抚育12.8万亩。洛宁县将强化故县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综合整治,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能源能有效减少生态污染,洛阳抢抓新型能源风口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宜阳时代绿能45万千瓦风电项目、汝阳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确保嵩县抽水蓄能电站完成节点任务、洛宁抽水蓄能电站年底前并网发电,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40个,全年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50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20万千瓦时。
(作者为中共洛阳市委党校文化旅游和科技教研部副主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