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版:人文河洛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简体 繁体
  
2025年3月20日 星期

“强项令”和董公祠
□于春斌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扫码阅读该栏目已刊发文章

洛阳市老城区东大街132号,为董公祠的旧址。据《老城区志(1989—2000)》介绍,董公祠始建于明代,是为纪念东汉京兆洛阳令董宣而修建的。

铁面执法

董宣作为东汉光武帝时期洛阳县的“县长”,已是将近两千年前的事儿了,对此人们既感到遥远,又觉得陌生。而“强项令”“卧虎令”的美名,从古至今流传下来,为人们所熟知和钦佩。

那么,董宣是怎样一个人?历史上的美名又是怎么来的呢?

董宣,字少平,是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陈留)人,曾任司徒幕僚、北海相、江夏太守,后来调任京城洛阳令。南朝刘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编著的《后汉书》中写有董宣的传记,虽然只有短短四段,却生动讲述了董宣在三地任职时所做的三件事情,都反映出董宣不畏权贵、除暴安良、治政严明、刚正清廉的工作作风和人格魅力。

史料记载,早年董宣任北海相时,当地豪门公孙丹刚刚建好一处宅院,公孙丹听信占卜的说辞,居然派自己的儿子上街杀人,将死者放到宅院内祛邪。董宣知道后,把公孙丹父子缉拿归案,依律处决了。后来又把公孙丹手下三十多个手握兵器、聚众闹事的宗亲朋党抓进牢房,全部予以法办。青州府认为董宣滥杀无辜,向皇帝告了他的状。董宣被捕入狱,等待处斩。光武帝了解到实情后,免除了董宣的死罪,下诏降他为怀县令。

董宣到江夏任太守时,不改办案严厉的一贯作风。当地有匪寇扰乱郡县边界,董宣带兵赶到前线,发出檄文,凭几句义正词严的话语就降服了匪寇,稳定了全境。

“强项令”的由来

董宣七十岁任洛阳县令时,做了一件大事,成为史上“脖子最硬的人”,留下美名被千古传颂。董宣是被光武帝亲自点名到京城当洛阳县令的。他上任不久,发生了湖阳公主家奴杀人案。湖阳公主是光武帝的姐姐,她的家奴依仗人势,躲在公主府里,认为一个小小的县令不能把他怎么样,企图逍遥法外。董宣接到报案后,决心一抓到底。有一天,湖阳公主带家奴外出办事,董宣得知消息就在洛阳城北夏门亭拦住公主的车驾,当众拿下犯事的家奴,手起刀落,就地杀掉。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是要出事的啊!

果不其然,湖阳公主立即回宫,向光武帝哭诉。“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董宣上殿后,只说了一句话,就用头撞向柱子,立时血流满面。光武帝赶紧让人扶起董宣,叫他向湖阳公主叩头致歉。董宣认为自己没有错,不肯低头。光武帝命人按下董宣的头,董宣双手撑地,挺直脖子,就是不肯叩头认错。光武帝最后也是没了脾气,无奈地说道:“董宣真是个‘强项令’。”这一次,皇帝、公主都领教了董宣的“厉害”。史书记载:“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董宣“强项令”“卧虎令”的美名由此传扬开去,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正直清廉的酷吏

董宣在洛阳只做了五年县令,七十五岁时终于任上。光武帝派使者前去吊丧,见到董宣遗体用布被盖着,家中只有大麦几斛、破车一辆。光武帝得知后十分感伤,长叹道:“董宣廉洁,死乃知之!”最后,光武帝以二千石官员的规格,“……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董宣的生平事迹在《后汉书》中被列入《酷吏传》,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酷吏,向来是一个让人脊背发凉的角色,也是历史学家重点研究和描写的对象之一。史上第一个将酷吏从官员群体中区分出来单独立传的,是太史公司马迁。他的《史记》中有一篇浓墨重彩的《酷吏列传》,记载了汉武帝时期的十大酷吏。司马迁对酷吏的评价是“其廉者足以为仪表,其污者足以为戒”。酷吏当中有好人,也有坏蛋:好的“武健严酷”,打击权贵,正直清廉;坏的“刻深寡恩”,残杀忠良,祸害百姓。董宣制恶手段强硬,执法严明,是一位好官、清官,所以被列入《后汉书·酷吏传》。

美名永传

正因为董宣是一位好官、清官,洛阳城的历代百姓一直敬仰他,为他修建祠庙,四时祭祀。王鹤鸣先生等人编著的《中国寺庙通论》中解释:“所谓名人祠庙,就是为祭祀某一个著名人物,也即先贤圣哲而建的房屋,又称‘专祠’。”《礼记·祭法》讲道:“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古代明确了祭祀的原则,只有上面五种人才有资格让人为其修建专祠,以示纪念。

洛阳文史学者李健虎先生的《洛阳名人祠堂大观》一文,介绍了洛阳城区曾经建有的名人专祠,如老子祠、贾谊祠、五贤祠、朱熹祠堂等,可惜这些祠堂大都已拆除,不见了踪迹。

董公祠是洛阳城区诸多名人祠庙中的一座,也只剩下了遗址,一棵高大的古槐默默诉说着“强项令”的故事与传奇。董公祠建于明代崇祯年间,据说明末洛阳人深感地方官不能除暴安良,所以为董宣修建祠庙,以讽当时的执政者。董公祠原有建筑坐北朝南,祠内有卷棚、正殿各一间,曾存有清代、民国石碑各一通。如今院内有一棵古槐,虽然树干中空,却仍枝繁叶茂,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犹如“强项令”的美名,千年不朽,万古长青。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风云人物,他们或是帝王将相,或是先贤圣哲,但到今天能留下姓名的有几人?而在当时为百姓办过好事,对社会作过贡献,哪怕只是个小人物,无论年代多么久远,历史都会记住他,人们也都会怀念他。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绿肥红瘦五月天月见草和锦带花芳容媲美关林景区 汉服展演
绿肥红瘦五月天月见草和锦带花芳容媲美关林景区 汉服展演

绿肥红瘦五月天

  • 1
  • 2
  • 3
  • 4
  • 5
  1. ·建业王城桥头的地是不是卖了?
  2. ·机车工厂启明东路汽车乱停乱放..
  3. ·豆腐店分房工作与交钥匙工作
  4. ·清考教育不交学费
  5. ·亚威小区南侧润发建材街东鹏瓷..
  6. ·增加周五下午放学时段住宿学校..
  7. ·瀍河区皓悦蓝湾回迁业主的回迁..
  8. ·偃师市兴瑞实业有限公司欠薪
  9. ·关于常绿林溪宸院尚未交付正式..
  10. ·畔山兰溪三期32号楼东边电梯..
  11.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不允许使用美..
  12. ·投诉老城区童趣小镇
  13. ·辛店奥吉特拖欠五险一金
  14. ·龙门石窟东山两处导引指示牌设..

≡ 聚焦河洛 ≡

    ≡ 河洛文苑 ≡

    ≡ 精彩生活 ≡

    1. ·南阳~平顶山三天二夜游玩纪实照
    2. ·登封:袁桥古村落、箕山一日游纪
    3. ·大美洛阳:宜阳一日游纪实照片
    4. ·汝州市大峪乡邢窑村观赏野杏花一
    5. ·岗岭蔚蔚春风扬 ——再过巩义竹
    6. ·大美洛阳:偃师缑氏镇观百年野杏

    ≡ 摄影天地 ≡

    1. ·欣走幸福路一条
    2. ·一支黄花
    3. ·【光影瞬间】太湖佳绝处 毕竟在
    4. ·【光影瞬间】一年一度海棠红
    5. ·春雪润花开
    6. ·杏花盛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