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4版:福民强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选出您满意的公务员 和公务员集体
牡丹产业发展工作进展情况及下步打算
环境创优攻坚战政务环境创优工作
进展情况及下步打算
市委常委会要求
包头创建:凡群众之所需 倾全力而为之
搭建平台 服务产业集聚区
嵩县秸秆 综合利用率达九成
市委常委会要求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6 月 15 日 星期    【打印】  
包头创建:凡群众之所需 倾全力而为之
  包头的象征——鹿标 (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包头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历来干旱少雨,自然条件较差,“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是几年前包头老城区居民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然而,2005年,就在这块看似“不可能”的土地上,却盛开出艳丽的文明之花,其中缘由何在?

  包头创建的过程,印证着这样一句话“人民城市人民建”。围绕百姓需求搞创建,真正让百姓受益,创建工作才能有活力。

  文明城市“重在精神文明建设”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创建工作,让群众提升素质。

  包头作为一个移民城市,由于大量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的迁入,市民素质基础相对较好。包头市在充分利用这个优势的基础上,因势利导,通过丰富多样的载体,不断提升市民素质。

  “金杯银杯斟满酒,朋友,请你喝个够!”不知何时起,好客的风俗逐渐演变成内蒙古草原西部地区的强行劝酒。

  针对这些看似简单的“小问题”,包头市通过开展“五讲十不”教育活动,集中推广“三个一教育”(一个文明公约、一首文明歌、一批文明警示用语),为市民提供了最基本的文明规范和道德约束;通过“万名文明市民”、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在全市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大大增强了道德教育的渗透力。

  通过连续多年举办文化艺术节和新年音乐会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将人们从麻将桌、扑克牌桌旁拉走;树木葱茏、芳草青青、鲜花吐艳,优美的城市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把社区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细胞”工程,成立街道党工委,突出军民共建、警民共建、厂街共建、干群共建,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联做、公益事业联办、环境建设联搞、社会治安联防、科教文卫联举、经济工作联抓“六联六建”的局面,居民在得到“实惠”的同时也提高了自我。

  凡群众之所需,倾全力而为之

  让百姓得实惠

  包头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口号式的创建,每年为市民办20件作用大、影响大的实事和好事,通过这些实事和好事,让百姓看到、感触到创建为他们带来的实效。

  为了帮助基层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急事、难事和愁事,包头市连续3年组织干部下基层,“进百家门、问百家事、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并本着“宁宽勿漏”的原则,把城市最低收入保障线的覆盖面由原来的2万人扩大到8万人。

  包头市还将改善居住环境与服务居民、安置就业结合起来。在小区建设中,彻底打破过去传统的“火柴盒式”设计理念,增加了人居环境的休闲功能和人文理念的含量。多数小区内建有游园、停车场、综合商店、图书馆、社区医院、学校、娱乐中心等一系列服务设施。同时,根据市区交通便利、居民区分片集中的特点,开发集小商品批发零售、餐饮服务、家电维修、服装缝纫等多种服务为一体的再就业市场、再就业早市和夜市,既为居民生活提供了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又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让百姓见实效

  包头市区过去多以平房为主,居住环境比较差,人均建筑面积只有6.8平方米。1996年包头地震后,“安居”成为广大市民最关注的焦点。于是,包头市开始了全市住宅建设大会战,不仅建设居民楼面积超过了震前46年住宅面积的总和,而且将大部分房屋的价格控制在每平方米650元到1200元。

  搬进楼房,有了栖身之地,良好的生活环境就成为居民的需求。然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生态环境,让百姓难以满意。

  为了彻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包头市以建设“生态包头”为目的,实施了防护林建设,移植万棵大树进包头,采取垂直绿化和平面绿化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强观瞻效果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建设园林城市。目前,包头的绿化覆盖率达34.5%,人均公共绿地达9.32平方米,拥有大型公园13个,上万平方米绿地广场36个,形成了“半城绿树半城楼”的“园林化都市”。

  改革创新,为城市创造良好“软环境”

  包头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另一个重点是营造高效、公正、文明的服务环境。

  过去,老百姓对服务行业有牢骚,认为是“惹不起、躲不开、离不了”。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包头市从1998年开始,在城市公用系统、服务行业、行政执法等37个行风建设重点部门的44个单位全面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承诺内容240余项,惠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建立了由19个执法服务部门组成的“110”社会联动服务网络。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一些行政部门长期存在的痼疾,为了根治这些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软”问题,包头市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对全市各行政部门承担的819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审核清理,共取消409项、废止80个行政规章,绝大部分审批事项实现了一个门进出、一条龙服务,做到随到随办,办事时间平均缩短40%。

  一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风暴过后,各行各业通过开展“文明窗口”、“最佳规范化服务达标竞赛”、“讲诚信、反欺诈”等创建活动,实行文明单位动态管理,不断提高服务素质,涌现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等一批先进典型。

  包头市正是通过开展创建,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作为奋飞的双翼,使创建工作得民心、顺民意,让老百姓得实惠、享方便。 记者 张喜逢 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