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父爱母爱的缺失,让许多孤儿产生了孤独、自闭、自卑等心理问题,他们与人交流存在障碍,与社会接触存在误区。从今年起,我市民政部门聘请心理咨询师介入孤儿保障工作,这在全省尚属首例。
昨日,在宜阳举办的孤儿监护人培训班上,心理咨询师走入课堂进行孤儿成长辅导,这在全省尚属首例。据介绍,心理咨询师今后将定期出现在孤儿监护人培训班上,并到社会散居孤儿家庭中,对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长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多数孤儿存在心理问题
截至目前,我市未满18周岁的孤儿有3025人,其中,城市孤儿808人,农村孤儿2217人,农村孤儿占73.3%。这些孤儿2/3以上是社会散居,被寄养在爷爷奶奶等亲属家,只有少部分由机构抚养。
上小学的小锋(化名)是伊川县的一个孤儿,他1岁时,母亲因病去世;2007年,父亲又病故,68岁的大伯成了他的监护人。“小锋以前开朗活波,父母去世后,他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愿跟人交流。”小锋的大伯说,孩子放学后很少出门玩,也很少有同学来找他。
宜阳县的小阳(化名)与奇奇(化名)两兄妹也是孤儿,如今寄养在叔叔家里。家里来了客人,小阳与奇奇总是躲在角落偷偷看着,客人主动与他们说话时,他俩常低头不语,然后快速跑开。
市尚善职业培训学校的二级心理咨询师卢伟,从事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多年。“我辅导过的孩子中,有四成以上是单亲孩子或孤儿。”卢伟说,如今不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存在心理问题,特别是单亲孩子与孤儿,他们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表现出缺乏安全感、自卑、极度敏感、不善交际等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让他们总是喜欢做一些多余的动作,甚至搞一些小破坏,以此来吸引大家的关注。
为孤儿撑起心理“保护伞”
2011年,我市出台了《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600元,机构养育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
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科科长王海健说,《意见》的出台为孤儿在就医、就学、就业、住房等方面撑起了“保护伞”。但是,孤儿由于缺失爱和情感满足,心理的发展或多或少地有所滞后或者存在缺陷。如何对孤儿进行心理护理使其身心健康成长,显得越发重要。
从今年起,我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聘请心理咨询师介入孤儿保障工作。心理咨询师将在各县(市)定期举办的孤儿监护人培训班,现场指导监护人如何与孤儿交流,并深入到社会散居孤儿家庭中,对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长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社会福利机构也将聘请专门的心理咨询师,针对不同孤儿设立课堂,进行团体辅导,让孩子们在集体的游戏中抚平心灵的创伤。
建立良好依恋关系是关键
如何将阳光洒进孤儿的心里呢?
卢伟说,让孤儿与监护人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是关键。当孤儿向监护人问及父母的事情时,监护人应正面回答他们的提问,并引导他们面对现实,平时在生活中要多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
监护人不能经常更换,最好是孤儿第一次被寄养后,就由这名监护人长期抚养下去。卢伟说,没有爸爸妈妈的孤儿本来就没有安全感,如果频繁更换监护人,敏感的他们会觉得自己总被“抛弃”,导致他们更加缺少安全感和极度自卑,这样更容易让他们成为“问题儿童”。
生活当中,除了监护人对孤儿的心理和生活中给予关爱外,社会各界也应多关心这些孩子,让他们持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记 者 戈晓芳
实习生 李静莉
通讯员 李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