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开大学教授孟昭连经过研究发现,“之乎者也”这类文言语气词,其实并非古人口语,而是一种书面语符号,它的功能是提示断句和语气声调。
之前有学者认为,文言语气词既是古代的书面语,也是秦汉之前的口语,那时的古人就是操着“之乎者也”说话的。孟昭连运用逆向考察的方法,从明清时期倒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考证文言语气词究竟是何时从口语中消失的。考察的结果相当出人意料:“之乎者也”在古代口语中从来都不存在。
孟昭连的研究认为,“之乎者也”这类文言语气词就是古代最早的标点符号。在先秦口语中并没有语气词,不同的语气是用声调的轻重、缓急、高低来表现的。但当口语转化为书面语时,这些语气无法表现出来,所以借用一批本来属于实词的文字作为每一句的提示符号,既表示停顿,也提示这一句的语气声调。但在阅读时,“之乎者也”之类的词只起提示作用,并不需要读出声音来。 (据《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