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一过,北方就转凉了,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不少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血压波动。专家提醒,季节变化时,最好每天早晚两次测量血压。如果发现血压升高,最好看看专科医生,及时调整降压药的剂量和种类。
1 六成患者转季血压有变化
在夏季,由于气温高,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血压会比较低,高血压患者甚至可以减少药量。然而,入秋后,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患者的血压有可能会上升,此时还用原来的药量可能控制不了血压,所以,一转季,高血压患者就应该特别关注自己的血压变化。
“在门诊处,大约有六成高血压患者属于季节性高血压,尤其是老年人,只要一转季,比如由夏季转为秋季,由秋季转为冬季,他们的血压就马上有变化。”高血压专科医师说,“目前,季节性高血压是业内研究的热点话题,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与老年人身体适应性差有密切的关系。年轻人在面临季节变化时,身体适应能力强,血压变化不大。”
当血压变化时,80%的人没有任何感觉,所以专家提醒患者,转季的时候一定要多量血压,比如早上起床后静坐10分钟,然后测血压。晚上八九点钟或睡前,静坐10分钟后再测一次血压。一天测两次,以观察血压是否升高了。
2 调整药物要听医生指导
许多老病号往往觉得“久病成医”,增减药物自己很“在行”。专科医师说,调整药物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加一种药,或者增加一种药的剂量,这些都很有讲究,万一弄错了或服用不合理,容易导致药物副作用的增加。
专科医师还强调,高血压老病号,尤其是合并冠心病、高血脂、肾病等患者,一定要一个月见一次医生,这样才能让医生全面了解你的血压控制情况,以便准确、有效地用药,控制好血压。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血压的控制也不能一概而论。
1.高血压患者,在能耐受的情况下,逐步把血压控制到国际公认的140/90毫米汞柱以下(即降压达标),是保证降压获益的根本。
2.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降压目标为小于150/90毫米汞柱,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低。
3.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或高龄老年患者更应谨慎地逐步降压,舒张压一般不宜低于60毫米汞柱至70毫米汞柱。
3 降压药的副作用须权衡
一些高血压患者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只要无症状,就不愿意服药,或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后就自行停药、换药,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如何看待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呢?专家指出,这个就要权衡利弊了。
1.药品说明书上列举的不良反应,是临床上长期应用该药发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的总结,仅占1%至5%,并不是每个患者在用药后都会发生。
2.一些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仅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发生。
3.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在停止用药后可逐渐消失,有些降压药的不良反应还可以通过联合用药来抵消。比如长期服用钙拮抗剂可出现踝部水肿,联合小剂量的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或利尿剂即可消除水肿,并能增强药物的降压作用。
可以说,降压药的益处非常明确,副作用的发生率很低,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一般都是安全的,可长期服用。
(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