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日前,《洛阳市洛北城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按照该《规划》,中小学校用地是为居住服务的配套设施用地,不得随意减少数量、缩小规模或改变性质挪为他用。到2020年,我市小学班额控制在45人,中学班额控制在50人,达到国家规定的班额标准。
现状
学校布点不合理 部分学校用地不足
长期以来,我市中小学校建设一直是在原有布局和规模上进行“修修补补”,没有一个统筹发展的空间布局规划,各级各类学校间的结构关系、教育设施布局、对学校设施与教育存量资源的综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
对此,市城乡规划局联合市教育局对我市中小学校用地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主要存在4类问题:
◆布点不合理。西工区、涧西区集中了市区大多优质小学教育资源,边缘地区则配套不足,特别在城郊接合部的小学存在规模小、布点分散等问题。
◆部分学校用地不足,尤以小学为甚。部分学校用地指标每生4平方米至6平方米,远低于规定的每生10平方米的最低标准。此外,一些深处小巷的小学,被居民区等包围,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学校数量不足,班级学生数超标。许多学校每班学生数远远高于小学每班45人和中学每班50人的标准,有些学校甚至每班超过60人。
◆选址不合适。部分学校学生上学穿越城市主干道,既给城市交通带来很多问题,也影响学生安全。
规划
到2020年达到国家规定的班额标准
《洛阳市洛北城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提出,洛北城区将进行新一轮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综合区划调整、人口密度、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交通状况、师资水平等各方面因素,在坚持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学校合理布局。
《规划》提出,要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到2020年达到国家规定的班额标准,即全市小学班额控制在45人,中学班额控制在50人;各中小学校达到合理规模与服务半径,小学服务范围控制在500米左右,初中服务范围控制在1000米左右,高级中学在城区范围内均衡分布;保持市区高中教育普及发展势头,保证初中毕业生100%的升学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各级各类学校的校舍、活动场地、绿地等都达到规定标准。
布局
新建142所学校
按照《规划》,洛北城区将采取撤、改、联、并等办法,对现有小学逐步进行调整;坚持初中均衡布点和规模办学并重原则,适度扩大初中规模办学,满足初中适龄人口高峰期入学的需要,缩小初中校际之间的差距;坚持高中规模效益原则,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放大优质高中效应,做大做强以重点高中为主体的优质高中。
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规划》中,将在洛北城区新建142所中小学校,这些新建学校不仅能有效解决洛北城区学校不足的问题,更能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分布,提高教育质量。这些学校的具体位置和基本用地地块也已明确。
禁止
教职工住宅用地不得在校园用地内安排
在《规划》中,对我市中小学校的用地及建设标准等也提出了硬性要求。新建小学原则规模控制在24个班左右,中学原则规模控制在36个班左右;新建中小学在校学生数分别控制在1800人与1080人左右。新区开发建设的中小学校,中学生均用地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小学生均用地不少于15平方米;旧区改建的中小学校,中学生均用地不少于15平方米,小学生均用地不少于10平方米。
新建中小学校园总平面设计将按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勤工俭学区、绿化区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教职工住宅用地应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不能在校园用地内安排。
在校园内体育设施标准方面,《规划》提出,每6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18个班以下规模的小学应设200米环形跑道,24个班规模的小学校设250米环形跑道,30个班规模以上的中小学校设400米环形跑道;课间操场地小学生均不小于2.3平方米,中学生均不小于3.3平方米。
此外,中小学校园内绿地率不低于40%。中小学校还应设置2个出入口,且不应直接与城市主干道连接,出入口还应设置缓冲场地。
要求
中小学用地不得随意减少或改变性质
保证教育用地不被侵占,关键还是要靠制度的保障。为此,《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性措施保障中小学用地。
按照《规划》,受规划控制的中小学用地不得随意减少数量、缩小规模或改变性质挪为他用。所有新建成片居住区时,建设单位须按照规划标准进行教育设施的配套建设,并做到与建设项目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交付使用。中小学规划用地内不能兴建与教育无关的设施,中小学校勤工俭学、校办企业和教职工宿舍,不得占用教学用房和学生活动场地。
此外,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征用学校土地或规划预留地时,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须在征得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进行相应的调整。调整应当保持校园完整性,优先就地、就近按原面积调整用地。
本报记者 李东慧 实习生 郭芳菲 通讯员 游进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