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一支“特种部队”
有一个鲁国人,因为水源问题与政府发生纠纷,遭到惩罚,心里强烈不满,在愤恨中,离开了鲁国,投奔了吴国。
吴王夫差做准备攻打鲁国,此人便派上了用场,当起了向导。
在他的带领下,吴国军队从偏僻的沂蒙山区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鲁国国境。不出几日,就打到了距鲁国首都有30多里的泗水。
这支军队的突然袭来,就像从天而降的天兵,使鲁国惊愕不已,惶恐不安。
在这个危难之际,鲁国大夫微虎对鲁国国君说,吴国大军逼来,若跟他们硬打,胜利的可能性很小;只有想办法把夫差绑架了,才有可能让吴国退兵。
鲁国国君同意了微虎的建议。
微虎马上着手组建一支部队。他先从军中挑选了700名精壮士兵,让他们一连三次跳过用木格子制成的障碍物,用这个办法来考验士兵的身体素质和灵活性。
他还对士兵的驾车、射箭等作战技能进行考试。通过考试,他录取了其中300名优胜者,组成了一支特殊的部队。
这支部队,从一开始的构想、决定以及考试选拔,到开始行动,只用了一夜时间;士兵们个个身怀绝技,具有很强的作战能力;他们的目的也很明确,就一个:绑架夫差,解除鲁国危机。
从这些特点来说,这支肩负着特殊任务的部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支特种部队。
微虎率领着这支队伍,迅速启程。
微虎一走,鲁国的大夫们就不放心了,因为绑架最高统帅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担心偷鸡不成蚀把米;那300名士兵可都是鲁国的精英啊,不能白白送入虎口。
由于过分担心,鲁国又十万火急地派人将走在半路的微虎追了回来。
这支特种部队就这样没有完成它的使命。但是,由于吴王夫差已经知道微虎组建了一支强悍的军队,吓得不行。他担惊受怕,连睡觉都睡不安稳,一个晚上竟然换了三个睡觉的地方。
没过多久,坐立不安的夫差便主动向鲁国议和。
■扩展阅读
步兵是古代第一个诞生的兵种,士兵最多。战国时,诸侯各国的步兵从几十万到百万不等。史书中的“徒兵”,是徒步士兵,即步兵。但战争中伤亡最大的也是步兵。
37
二里头人从何而来?
从以陶器为中心的文化面貌看,二里头文化是在继承嵩山南北的王湾三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新砦类遗存”在其中起到了某种整合和催化的作用。这是大多数学者的共识。但如果把整个王湾三期文化看作铁板一块,就会给人一种单线渐进式演进的感觉。
细究起来,学者们注意到,从龙山末期开始,以嵩山东南麓为大本营的煤山类型文化因素已开始陆续向北渗透甚至穿插在王湾类型的分布区中。其传布的路线似乎是沿嵩山东侧北上,经由郑州地区而进入嵩山北麓王湾类型的腹地。
而“新砦类遗存”,正是煤山类型与王湾类型相互碰撞、整合的开始。就目前的资料而言,在嵩山南北的文化整合过程中,煤山类型可能居于更为主动的地位。
对二里头陶器的文化因素分析表明,二里头文化除继承嵩山南北区域龙山文化的共有因素外,承袭煤山类型的特征性因素相对也要多于王湾类型的因素。所以,在嵩山南北的文化由各自独立而走向整合的过程中,煤山类型显然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由中心聚落的内涵看,新砦聚落似乎也更多地继承了来自嵩山东南麓的瓦店遗址的文化因素。如前所述,瓦店地处煤山类型分布区的中心位置,是目前发现的该类型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遗址,它同时还吸纳了来自东方和南方的文化因素。瓦店遗址发现的制作精美的觚、盉(hé)、杯等高规格酒礼器亦见于新砦遗址。以环壕为特色的瓦店聚落,或许就是新砦环壕聚落形态的最初来源?而迄今未发现城圈的二里头都邑也有壕沟存在的迹象(详后),从中也可窥见二里头人和二里头国家缘起的若干轨迹?这都是饶有兴趣的问题。
简言之,瓦店、新砦、二里头集团,似乎有较密切的关联。当然,关于二里头文化的来源问题,还有多种推想。如“山西龙山文化也应视为二里头文化的一个重要来源”,或夏王朝崛起于东南而后北上中原说等,不一而足。
总体上看,二里头文化中的所谓外来因素,多可从王湾三期文化中找到源头,可以认为它们大多是“垂直”继承自中原当地龙山文化的,二里头人不大可能是在二里头文化崛起时才从外部“挺进中原”的,它只是在一个新的高度上接续和整合了龙山时代逐鹿中原的“群雄”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