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影视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对传播效应的无限放大,影视类图书收获了比以往更大的关注度,成功案例比比皆是。近年来,国内出版商推出了众多影视书,但在热门影视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书商开始考虑如何挖掘一般性选题的畅销潜力。
1 借力影视挖掘阅读需求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时,围绕其同名图书的版权争夺也热闹异常。最终,该版权花落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和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有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同名图书热销在前,这两家出版策划机构无疑做了一笔好买卖。
电视剧《云中歌》暑假登陆国内各大卫视,同名小说三部曲已抢先面市。电影《黄金时代》,目前也已推出同名图书。亚马逊中国在前不久发布了最新的奥斯卡获奖作品热销榜单,《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逃离德黑兰》等热映电影的同名图书榜上有名,且在所有品类的图书销售总榜单上排名前列。
有书商认为,在当今这个多媒体、多屏时代,阅读消费在品类、区域上更趋分散,热播影视则可帮助书商在分散状态下找到最能刺激大众阅读消费的点,让更多人知道一本书,进而产生购买行为。
由此,便不难理解作家出版社为何会在5月初推出新版《陆犯焉识》。5月16日,由张艺谋执导,基于《陆犯焉识》内容改编的电影《归来》上映。为此,作家出版社特地将新版小说的封面换成了电影中的剧照,在书店和网店中辨识度极高。而随着《归来》刷新国内文艺片票房纪录,新版《陆犯焉识》的销量也迅速攀升,进入多家网店销量排行榜的前列位置。
2 善用手段挑内容抓读者
对《舌尖上的中国》这类热门选题,出版策划商都能看到其中的畅销潜力,但它们往往可遇不可求且要与同行展开激烈竞争。更多时候,怎么挖掘非热门选题的畅销潜力,或比同行更早发现可能畅销的选题,需要出版策划商有一双慧眼。
以热播美剧《纸牌屋》为例,某书商在同行仍在观察而没反应过来前,便以最快速度和大苹果版权代理公司沟通版权引进事宜,而后迅速签订合同、组织翻译,在今年年初推出同名小说。截至目前,小说《纸牌屋》销售一路飘红,书商对此也颇为满意。
图书与影视虽有内在联系,但毕竟分属两个不同行业。图书如何与影视实现更好的跨界共赢?影视书超出了影视语言,不能照搬,而是要按照一定的体系、逻辑来二度创作。比如,由《百家讲坛》系列电视节目衍生出的图书为何能够成功?其原因在于讲课的人都有讲稿,在语言转化上较为容易。对由影视衍生出来的图书而言,最好能够将影视中不一样的东西呈现出来。
3 影视书营销到位很重要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影视书在同名影视上映之前就已面市,为的是提前预热市场,等影视上映后,读者可在第一时间买到。但该怎么抓住读者?每部电影、电视剧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同,因而受众也不尽相同,再加上受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考验民营策划商精准营销的能力。道理很明显,一部韩剧的同名图书显然不适合向严肃的知识分子推荐,而应在80后、90后身上下功夫。
读客图书有限公司今年推出了经典黑帮电影《教父》的新版同名书。怎么让这部为大众所知但缺乏新卖点的图书被更多人关注呢?一贯善于营销的读客,发了一条“《教父》到底删了什么”的微博,随即引来数千条转发,甚至不少微博大V都参与进来,从而将新版《教父》的出版推成热门话题。随后该小说在多家网店脱销、不断加印的事实也印证了读客出色的话题运作能力。
影视书是否有可通行的判断标准?专家给出了三方面注意事项:一是原著小说或者改编小说是否足够精彩,二是影视剧是否足够精彩,三是影视出版跨界营销是否到位。这三方面因素都结合得好的影视书,肯定会取得非常好的回报,否则就会效果不佳。
(据《汕头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