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太阳取暖器,冬天冷不了。”近日,涧西区电厂新村社区同乐小区居民宋水庆,坐在小区门卫室与居民高兴地聊天。
同乐小区的居民总喜欢喊64岁的宋水庆宋师傅,一方面因为他曾在某大企业工作多年,另一方面因为他确实担得起这一称呼。
2013年1月,宋师傅闲不住的手拉开了小区门卫室的房门,而这一值班就是近两年,仅仅因为一个人的一番话。
“咱同乐小区今后由社区代管,安全得到位,值班、保洁人员我觉得还得从咱小区里选,除了离家近人熟,大伙儿交的钱还落到自己人的口袋里。”宋水庆至今仍然记得当时电厂新村社区主任胡利霞的话,因为之前小区管理陷入僵局:从1995年小区建成以来,这个由7栋6层砖混结构楼房组成的小区里的居民分属多个厂矿,历经多个物业公司管理和业主自治,矛盾依然在,脏乱差照旧。
实行新制度后,宋水庆和李同和等几名居民除了轮流在门卫室值班,晚上还要定时到院里巡查,有居民前来缴纳电费和各种凭证,当社区工作人员不在时,他们会一笔一画记好账,一张一张数好钱,代为转交。用李同和的话说,咱是在给自己看门,有啥理由不卖力呢?
居民的议论也在发生变化:抱怨与怀疑少了,感谢社区工作人员随叫随到的话语多了。宋水庆更愿意把收到的赞扬全部转给另一名老友,今年60岁的朱利杰。
“恁热的天,老朱一天到晚在工地盯着,人手不够他主动上前搭把手,建新的小区大门、硬化路面、铺道砖、安健身器材,粉刷墙壁、装监控设备、完善车棚、施划停车位……”社区居民王克义说。小区居民说,今年7月,老朱是真不想让雨天小区泥泞的景象重演,要保证政府专门拨付的30多万元全用到小区环境改造上,要不为啥恁下劲儿?
7月底,小区改造提升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朱利杰却因病住进了医院。8月,所有工程完工,改造后的小区环境得到社区居民一致好评。然而,包括天津路办事处工作人员在内的很多人心中有一丝遗憾:完工时,老朱也能在场该多好。
“前几天有人刚去看望朱师傅,近期就能出院。我得跟他好好合计合计,政府出资帮咱建了这么多东西,下一步,咱还得发动大伙儿,努力让小区越来越好。”宋水庆说。 本报记者 苏楠 通讯员 刘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