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革命老区宜阳县赵保镇有这样一座图书馆:抗战时期发展地下党员、宣传革命理论,如今成为群众获取信息、丰富文化生活的窗口……它,就是开放75年的大众图书馆。昨日,经实地考察,市图书馆决定将该馆纳入我市四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为其提供图书资源和阅览设施。
秘密阵地 宣传革命
昨日上午,记者和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来到宜阳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赵保镇。在该镇东赵村的一条街道上,一个写着“大众图书馆”字样的土瓦房小院出现在眼前。
尽管桌椅斑驳、书柜陈旧、书籍发黄,但依然有老人捧着报刊静静地阅读。他们说,可别小看这个图书馆,曾经为革命立过大功呢。
1925年,在陕西省立三中求学的赵保人张剑石、张兆芳兄弟俩根据党组织安排,回到家乡宣传革命思想,发展共产党员。
赵保镇原文化站站长、大众图书馆名誉馆长陈留道介绍,1939年9月,张剑石在所建学校内创办大众图书馆,馆藏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千余册。大众图书馆表面上是学校图书馆,实际上是地下党员宣传马列主义、传播革命理论的秘密阵地。
为让更多青年参加到抗日斗争中来,张剑石和教务主任赵文甫多次从洛八办背回进步书籍,为青年学生提供政治营养。赵保有4人到延安参加革命,有的人在家乡组织革命活动,大大推动了宜阳地区抗日事业的发展。
两次重建 开馆至今
大众图书馆现任图书管理员王江介绍,随着民众抗日热情的不断高涨,原豫西地下党负责人邵文杰在《行都日报》上发表文章《活跃的赵保》,引起国民党注意。1944年,国民党第40军进驻赵保,当他们发现大众图书馆里面有革命书籍后,便一把火焚烧了所有书籍,图书馆被迫停办。
“1984年,张剑石从郑州寄回100元和若干报纸,委托老党员张兆功出面,组织40多位退休老同志走村串户募捐集资,号召群众捐书,并在东赵村北门外电磨房重建大众图书馆。”王江说。
大众图书馆复建后,越办越红火,后来又搬至村中心,由退休教师、老干部担任图书管理员,他们不计报酬,全天免费向群众开放。
1997年7月1日,大众图书馆得到重修,宜阳县委宣传部、市图书馆先后捐书;2008年,村农家书屋在此设立,新增图书1500册,目前馆内藏书达1.2万册,成为赵保传播信息、科技兴农的窗口。
见证历史 亟待维修
记者看到,大众图书馆因年久失修,部分房屋已成危房,馆内设施陈旧,馆内藏书也有待更新。
赵保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正筹集资金,重新维修,留住革命历史的见证,让大众图书馆成为该镇文化宣传窗口和传统教育基地。
经实地考察后,市图书馆副馆长宋润芳表示,我市目前正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市图书馆将把大众图书馆作为全市四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馆外流通点,加大扶持力度,为其提供图书资源和桌椅、书架等阅览设施,改善阅读环境,让老百姓能够更好地读书看报。
本报记者 常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