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是洛阳东郊太平庄人,战国时期身佩六国相印的纵横家,与同为纵横家的登封人张仪早年是同学,共同拜师于汝阳云梦山开办“军校”的鬼谷子。论学习成绩,张仪超过苏秦,《史记·张仪列传》中也有“苏秦自以不及张仪”的说法,可参加工作后的表现呢?苏秦与张仪到底谁厉害?《智囊》里的这则故事或许能说清楚。
苏秦的六国相印是成功游说六国君王得来的,他们同意缔结合纵盟约以抗秦。可苏秦仍担心强大的秦国会抢先对六国各个击破,使盟约毁于一旦。他思忖着应该派个人去秦国,阻止秦国的这种想法,可是谁能去呢?又怎么去呢?正忧虑时,听说老同学张仪最近工作没有着落,苏秦一拍大腿,说:“这下有了!”
苏秦为张仪出使秦国抛下了一条“鱼线”,上面挂着五个连环“鱼钩”。
第一“钩”是拉。苏秦暗中派了一个认识张仪的人,装作为他着想的样子,劝他利用同学资源拜谒苏秦。张仪沉吟半晌,觉得也有道理,于是来到赵国求见苏秦。
第二“钩”是拖。老同学来了,可苏秦做得挺“绝情”:一面命秘书不许为张仪引见,一面又暗中想尽各种法子使张仪滞留在赵国。
第三“钩”是激。几天后,张仪实在受不了苏秦耍大牌了,正要收拾行李离开,苏秦终于答应接见张仪。见了面,苏秦也没有老同学应有的热情,让他坐在离自己八丈远的堂下,赐他与仆人同样的食物。
这还不够,苏秦还拉着脸,奚落张仪说:“咱俩可都是鬼谷子老师的学生啊,虽然毕业后各奔东西,可以你的才能,怎么也不会让自己混得连喝粥的钱都没有啊!这也太让老师失望了吧。”张仪在堂下眼圈泛红,粗糙的饭食噎在嗓子里咽不下去。苏秦仍不罢休,他站起身来指指旁边桌子上摆着的装着六个相印的锦盒,再点着张仪说:“凭我今天的地位,向各国君王推荐你,给你个好职务,让你享荣华富贵,还难吗?那都不是事儿!可看你这副样子,实在不值得我这样做!你走吧。”说完一甩手进了内室。
张仪很委屈,也非常生气。离开赵国后,他坐在驿站边,盘算各诸侯中没有一个值得他投效的,想来想去只有秦国能打败赵国,帮他打击苏秦的嚣张气焰,于是启程入秦。
第四“钩”是送。苏秦一面向赵王禀告张仪入秦之事,一面派个人装作土豪暗中尾随张仪,和他投宿同一客栈,并大方地为他埋单。不久,张仪终于如愿见到秦惠王,被聘为客座大臣,与秦惠王商量如何破解诸侯联盟。
第五“钩”是控。这时那位旅途中认识的土豪向他辞别。张仪动情地说:“靠您的帮助,我才得以显贵,现在正是我该报答您的时候,您怎能离我而去呢?”那土豪笑笑说:“你的知音不是我。”张仪奇怪地问:“那人是谁呢?”土豪神秘地小声说:“苏秦。”张仪更吃惊了:“您开玩笑吧?”那土豪神色严肃道:“是的。苏秦担心秦国攻打赵国,会破坏合纵盟约,他认为除了你,谁也不能掌握秦国话语权,所以故意激起你奋发的心志,同时派我暗中保护和资助你。”说完,土豪站起身来,拱手道:“现在你已得到秦王重用,我的任务已经完成,我回去复命了。”
张仪听完这番话,感叹地说:“唉,这都是老师教过的谋术啊!现在苏君用在我身上,而我竟然一直没发觉,打脸啊,自愧弗如!”他告诉那土豪说:“您回去告诉苏君吧,现在我刚被秦国任用,怎么会图谋赵国呢?苏君在,不谈赵,况且我又哪里有能力和他作对呢?”
由苏秦导演的这一场戏到这里达到他的目的了:他激张仪到秦国,而且让张仪自愧不如,即使到了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就是要利用张仪操控秦国,从而保证合纵战略的实施。
果真,苏秦在世的时候,张仪不敢图谋攻赵。
我们或许会问:苏秦何不让张仪也能在六国中显贵而成为自己得力的帮手,反而要刺激张仪投效秦国,给予张仪破坏合纵的筹码呢?这难道不是失算吗?
如果是这样想,那就不是苏秦了。苏秦考虑有两点:
一、张仪此人好标新立异,必定不会甘心当自己的一名属下,又怎么肯全力配合自己的合纵战略呢?执行力会大打折扣。
二、资助张仪投秦后,他会报答自己的知遇之恩;如果两人同为六国效命,仅他的工作态度和执行力,自己岂能有一天的安宁吗?
这才是苏秦抛线下五“钩”的真实目的吧。
下一期,我们将讲述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大臣,他的聪明之处在于知人善用。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