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版:洛阳·民生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6年3月29日 星期

“第一书记”来 驻村面貌改
伊滨区选派16名机关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2015年10月以来,伊滨区选派16名优秀机关干部沉到16个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谋发展,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不断改变着所在村的面貌。

走千家访百户 掌握村情为首要

把双脚踏进泥土,把身影融入群众,16名“第一书记”把自己当成所驻村的一员,扑下身子,察民情听民声,争当群众的“贴心人”。

吃水问题一直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由于多种原因,该区李村镇东宋沟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动力配电柜未安装到位,群众意见很大。为解决这个问题,“第一书记”张帅强多次协调相关部门使问题得以解决,全村900余名村民已用上了深井水,实现了几代人梦寐以求打井吃好水的梦想。

目前,16名“第一书记”已全部完成驻村调研任务,走访359户群众,访问贫困户218户,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52次,帮助派驻村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96户,搜集了解到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事20件,立足村情实际找到长远发展的有效路子35条,选拔农村优秀后备人才28名。

千般难万般难 心有百姓就不难

尘矽病是石英砂厂工人的常见职业病。西山张村3组村民张武仓身患尘矽病,其所工作过的两家石英砂厂未对其进行赔偿,生活困难。经“第一书记”王朝锋多次耐心做思想工作,张武仓最终获得了8万元经济补偿,家庭生活得到了改善。

去年11月17日下午,东宋沟村村民宋振明反映, 8月村里对贫困户发放的补贴资金没有给他发放。针对其反映的问题,张帅强详细询问村干部有关情况,并查阅了当时的会议记录。随后,张帅强耐心向其解释了区、镇相关政策,宋振明心服口服。

“有汗水,有辛苦,有泪水,但更多的是欣慰。”看到涉及14个村民组2500余人安全饮水工程顺利完工,寇店镇水泉村“第一书记”戴恩杰兴奋地说:“水泉就是我的家,我要和大伙儿一起努力,早一天让群众脱贫,过上小康生活!”

去年以来,驻村干部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用水、用电、入学、就医、行路、通信等各类实际问题50多个,为困难群众捐款10万余元,派驻村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强基础谋长远 固本培元助发展

“要不是‘第一书记’帮俺贷款,俺这养鸡场还不知啥时候才能建起来。”在西山张村,村民李淑女指着自家的养鸡场高兴地说。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派驻“第一书记”的1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薄弱、发展迟缓,村级班子不同程度存在着“软瘫散”现象,财务管理不规范,群众颇有怨言。自派驻“第一书记”以来,该区加强对“第一书记”的业务指导和督导管理,创建微信平台,相互交流沟通,从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入手,理顺干群关系,使村级班子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也有了长足发展。

在西山张村“第一书记”王朝锋的带领下,该村党员干部看到了发展的希望,逐步消除了隔阂,工作热情高涨。今年年初,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重点工程葛潘路二期的征腾地工作中,村干部齐心协力,大年初三就开展工作,仅用一个月时间,就顺利完成涉及63户群众共55亩土地的腾地和11户农宅征迁工作,保障了工程正常施工。

截至目前,伊滨区16个派驻村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6场次,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6期,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党员7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9人,消除了党员发展空白村现象,在解决村级组织后继乏人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3个派驻村党支部实现了由“后进村”到“后劲村”的转变。

“我们将从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为‘第一书记’创造良好工作氛围,确保驻村工作扎实推进,给所驻村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伊滨区组织人事局局长刘宗苗表示。 (王振华)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