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版:国色天香 献礼华诞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4月15日 星期
年已九旬的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陈俊武矢志不渝、著书育人,书写壮丽人生
三个“无怨无悔” 满腔报国热忱


(上接01版)

从1962年到1965年,陈俊武主持设计了被誉为中国炼油工业“五朵金花”之一的中国第一套年加工能力60万吨的流化催化裂化装置,使我国炼油工业技术水平有了飞跃式提高。在后来数十年的科研中,他为我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进步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著书立说、育人,他为石油工业培养了一批批高级人才

1990年,63岁的陈俊武从经理岗位上退休,但仍然精力充沛。他说:“今后我主要干这些事:著书立说、育人。”

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支持下,他先后举办过三期中国石化催化裂化高级研修班,每期三年,为我国石油工业培养了一批批高级人才。

在高级研修班开班的第一年,陈俊武先自己主讲,第二年让学员们写作业,学员们通过在工厂调研,必要时还要增加化验项目,逐项落实。这本作业有100多页,需要学生们用一年时间来做。写完后大家交流,由陈俊武批改。

通过在研修班三年的培养,学生们有理论有实践,还对知识进行了消化吸收。陈俊武说, 他亲自安排工作、审查作业,还要组织交流,虽然历时长,但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鉴于陈俊武院士办高级研修班的成功经验,2016年,中石化又恢复了办高级研修班的方式,不仅办了催化裂化班,还拓展到了加氢、重整、常减压蒸馏研修班。

这三年,尽管陈俊武院士不能亲自去外地长时间授课,却仍然指导课程设置、关注教学效果。中石化干部管理学院每年都组织不同专业的几十名学员到洛阳聆听陈俊武院士的课。

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部原副主任徐惠,是催化裂化高研班第一期的学生。他说,在陈老师身上,他看到了一位真正的科学家该是什么样。陈老师当年为他们授课的时候,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在讲研究成果的同时一定会讲到中间的问题,在讲这项技术的好处时一定会讲同时带来的限制。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让他受益终生。

中石化安庆石化公司副总经理宫超说,他是催化裂化高研班第三期学生,20多年前,是陈老师把自己带入催化裂化的大门,当时作为一名年轻人,无论自己的观点多么幼稚不成熟,陈老师从来不摆院士的架子,对所有人一视同仁。陈老师这种点亮自己照耀别人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

感谢、无悔和祝愿,他用三个词回顾并总结一生

在座谈会上,今年92岁的陈俊武也作了发言,他用三个词回顾并总结自己的一生。

他说,第一词是感谢。他想感谢这个时代,他把自己取得的成绩归功于这个时代。

“我赶上了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年代。”陈俊武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处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步时期,那时候他作为一名刚步入新中国国家石油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亲眼目睹国家的日益壮大、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使他可以心无旁骛、专心做学问。

“我赶上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时代。”陈俊武说,他赶上了国家的科技春天,1978年,他作为河南省代表团的一员,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在那里他听到了时代的重托和召唤。

第二个词是无悔。

“我今生没有一点遗憾是不可能的,回忆逝水年华,事业和家庭顾此失彼,因有所为而有所成,因有所未为而有所失,但是总结起来,得大于失,无怨无悔。”这是陈俊武眼里的事业和家庭。

“我痴心科技追求,使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孤独者,生命的意义全寄托在没有生命的分子、原子上,后来我为石化工业做出了一定成绩,可以说我梦想成真,无怨无悔。”这是陈俊武的中国梦。

“我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又工作了近30年,和应该享受的潇洒生活形成鲜明反差,少了很多天伦之乐。一生未得休闲固然是有所遗憾,但毕竟是有得有失,在科学攀登中得到了快乐,得大于失,在耄耋之年还能为国家和民族作一些贡献,无怨无悔。”这是陈俊武谈奉献。

最后一个词是祝愿。他祝愿中国石化早日成为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能源化工企业,祝愿石化行业的同志们能够把握好新时代,努力为国家、为行业、为家庭作出应有的贡献。

陈院士的肺腑发言,引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是大家对陈院士发自内心的敬意! 本报首席记者 李砺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