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书香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11月29日 星期
开卷有益
挖掘文化根脉 致敬黄河民艺
——读《黄河十四走》

黄河是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生命河。依黄河而居的先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它们从邈远的史前时期,绵延数千年。“今天,残存的古老民俗正面临前所未有剧烈的文化转型危机。”杨先让在《黄河十四走:黄河民艺考察记》(简称《黄河十四走》)一书的序言里如是说。

为了“走黄河,访民俗”,杨先让从1986至1989年,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带领靳之林、冯真等人,扛着摄像机、录音机、照相机和画夹,足迹踏遍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整理了数万字笔记,拍了数千张照片,研究了上百种民间艺术品,系统地进行了一番全面周到的田野考察。最终,诞生了这部由杨先让和女儿杨阳合撰的装帧精良、文图并茂的民艺“纸上博物馆”《黄河十四走》。

这座“博物馆”陈列的“展品”主要包括石雕、岩画、瓷器、木偶、皮影、面花、剪纸、刺绣和布制品等。这些“展品”的共性很明显,杨先让归纳为“黄土文化与本原艺术”。中国神话很早就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这也是黄河文化最初的起源。从这些民间工艺品的材质来看,或直接取之于土,或是从土里长出的植物、粮食或加工品,最终都会“尘归尘,土归土”。从它们的造型和式样来看,同样具有“土里土气”的特点,无非就是一些日、月、山、鸡、鱼、蛙、虎、猴、龟或者各式形态的小孩儿,颜色也无非就是金白、木青、水黑、火红、土黄等几种基本色。似乎年年岁岁,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但毋庸置疑,民间艺术表达了一种传承的力量,这是中国美学、哲学与百姓生活、民俗与习尚的结合成果。诚如杨先让所说,“程式化是中国艺术的普遍倾向,也是整个民族艺术的共同特点”。民间工艺的意象符号很明确。比如,五色其实就是五行的具化运用;那些被广泛运用的飞禽走兽,或者阳物的拟态造型,则有着阴阳相交而生万物的暗示,而万物有灵,于是可以用来祭天地、拜祖先、祀鬼神、驱邪魔、求庇佑、望子孙繁衍,以信仰纾解苦难、连通生死。因此这些民艺品主要用于婚丧嫁娶、庙会宴席。除了专门的民间工匠,心灵手巧的农村妇女也是创作者队伍的一支主干力量。她们在做家务之余,热情地投入手工艺创作,她们并不懂得何谓“艺术”,却时时刻刻在创造美,这也是民间艺术的一大特点,这种“业余性”也是自发的无拘束的创造力的蓬勃源泉。

近代中国,无论物质文化,还是精神生活、社会习俗,都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实施的这次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并非个例。除了走黄河,当时的神州大地正在到处兴起漂流长江、走遍长城等类似行动。这股潮流实际上意味着传统文化的热烈回归。尤其是在面临全球化挑战的当下,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农耕文明日益衰微,乡村家园渐行渐远,“走黄河”既是抢救的迫切需要,也是对回归的呼唤。在这部作品里,我们能时时听见杨先让作为民艺工作者的心声,也能隐约感受到,传统的民间文化在我们的当代生活中投下的影子、在我们当代人头脑里塑造的理念,远比我们意识到的要多得多。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赵青新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