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锦清,新中国同龄的社会学家,浙江兰溪人。1996年5月至11月,曹锦清曾两次从黄浦江边来到黄河、淮河、汉水流域进行田野调查,他的足迹几乎遍及河南:开封、漯河、许昌、郑州、周口、平顶山、南阳、安阳、新乡、驻马店、信阳、洛阳等。《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简称《黄河边的中国》)的内容就是由这两次调查的报告构成的。曹锦清从农户细小经济收支、家庭负担等日常生活入手,来论及正在转型的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涉足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农民面临的与地方政府、与人情血缘网络、与土地、与市场等诸多方面关系的演变现状,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20世纪我们所经历的农业合作化是中国“三农”问题现代化的一次伟大尝试,20世纪80年代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开放,其实又是对经济规律的默认。中国的村落社会是个熟人社会,这也是目前我们社会形态的构成。现代化应从改变人的意识形态开始,而村落的“私人关系”是这种改变的阻碍,因为我们从一出生就处在中国社会的“人情关系”网中,当你想摆脱他或者损坏、无视这种关系时,随之产生的就是痛苦、寂寞、孤独、失落等精神形态。
中国农村的现代化也离不开城市的现代化,城市的工商业吸引着大量的农业人口,也改变着农村的生产与交换方式;但农民中存在的“小农意识”与中国现代化之间,乡土人情与法治社会之间依然存在着冲突,怎么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仍然是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探索的课题。
2011年,《黄河边的中国》这部“中国内地农村的百科全书”以巨大的现实感与深刻的历史感与《孙子兵法》一起,被英国《卫报》列入人类有史以来100种“最伟大的非虚构图书”,这次同时入选的有柏拉图的《会饮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等。曹锦清先生继承了梁漱溟、费孝通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所进行的关于中国乡村建设与田野调查的优良传统,由他直达村落、农舍、田间的现场所写的这部著作,应该说是20世纪关于中国“三农”问题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是一部能让我们认清自己的来龙去脉的书,对当今的中国农村建设与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据《河南日报》 作者: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