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抗击疫情 我们始终在一起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0年2月4日 星期
他,给女儿写年夜饭欠条;她,决心做父亲的“小棉袄”;他,
兜里时刻揣着“三件宝”——

桩桩战疫故事,一个暖字透心

张腾飞(左一)与同事
张超刚(左一)在高速路口排查车辆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们身边的故事一串又一串。这些战“疫”故事,有的让人心潮澎湃,有的让人心生敬佩,也有的让人倍感温暖,感动着你,也激励着我。今天的这三个故事,都围绕着一个“暖”字展开……

一张特殊的欠条

近日,正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栾川县公安局潭头派出所辅警张腾飞,工作间隙写了一张特殊的欠条。欠条是写给他9岁女儿的,内容是:“今欠女儿张美灿年夜饭一顿,择日补上。”

这张欠条源自张腾飞对女儿一次次“食言”的年夜饭。

张腾飞是一名党员,参加工作12年,一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深受辖区群众认可。1月24日,他向女儿承诺,要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热热闹闹过大年。

张腾飞话音刚落,便接到单位电话,要求停休返岗,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他来不及向妻子和女儿解释,便急匆匆返回单位。

2月1日中午,张腾飞的妻子通过微信向他发送了女儿的一篇作文。文中写道:“在我的记忆中,没有一次完整的年夜饭,今年的年夜饭又泡汤了。”“长大后我想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要像父亲那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看到女儿的作文,张腾飞迟疑了片刻,稍作休整又继续工作。午饭后,他给女儿写了那张欠条,通过微信让妻子转给女儿。

17岁女孩的暖心日记

“今天是我的生日。这句话,爸爸应该没有听到。今天是大年初二,也是我17岁生日……当警察的爸爸在疫情一线值班坚守,当校长的妈妈得去学校安排防控工作。17年了,我也习惯了……”

写下这篇日记的,是孟津县的张雯钰,她的父亲是孟津县公安局送庄派出所指导员张超刚。

1月24日下午,张超刚带着尚未痊愈的脚伤从派出所回到家,刚休息半天,就接到疫情防控通知,他和爱人张艳艳双双奔赴“战场”。

由于岗位特殊、任务较重,张超刚连日不能回家。1月26日晚,他拖着疼痛不止的右脚回到所里,突然想起当天是女儿生日。那晚,同样在战“疫”一线的妻子用微信发来女儿的日记。

女儿写道:“大年初二下午,我接到爸爸的生日祝福和一张工作照,他的警服变成了洁白的防护服,正在高速路口排查车辆。突然,我心里又一紧,爸爸那还未痊愈的脚伤……我赶紧留言,让他时刻体验到‘小棉袄’的温暖。”

张超刚说,想到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再想想女儿写下的日记,他要咬牙坚持。“脚疼,我可以走慢点,但任务一定要圆满完成。”

老汉兜里的“三件宝”

“大家不要串门,减少出行,出去要正确佩戴口罩,保持清洁卫生,勤洗手、多通风,出现疫情症状及时和社区联系……”这几天,在宜阳县城关镇红旗社区的居民楼下,一位精神抖擞的老人一直坚持提醒居民注意疫情防控,他就是社区居民林汉军。

今年60岁的林汉军是一名党员,刚退休。前段时间,他得知疫情防控任务重,社区人手不足,就带着自己的出行情况说明和身体健康证明找到社区物业公司负责人,主动要求参与防疫工作。“我是党员,应该冲到最前面。”林汉军说。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林汉军协助物业工作人员入户排查,用自己的小笔记本记录着每家每户的情况,挨家挨户宣传防控知识。不仅如此,他还动员家人朋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购买了一批口罩,分发给缺少口罩的家庭,号召他们科学防护、积极应对。

这些天,林汉军的兜里时常备着三件东西:未拆封的口罩、防疫宣传资料、有些磨损的笔记本。“在疫情面前,这可是三件宝贝,随时都能用上。”林汉军说。

本报记者 李冰 利超 梦龙 三旺 通讯员 喜民 炳辉 明明 文/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