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版:人文河洛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1年12月8日 星期

洛河鲤鱼记
□郑贞富
红烧洛鲤 (资料图片)

洛河,又称洛水、雒水,发源于陕西省华山南麓的蓝田县和洛南县,在卢氏县河口街进入河南省境,到卢氏、洛宁交界处的故县水库入洛阳市境,然后向东流经洛宁县、宜阳县,以及高新区、洛龙区,至偃师区山化镇出境,在巩义市神堤山汇入黄河,干流全长446.9公里,洛阳段干流长195公里。洛河最重要的水产品是鲤鱼,主要产自洛河洛阳段。今天,我们讲讲洛河鲤鱼的故事。

洛鲤负图启文明

《竹书纪年》说:“(黄帝)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庚申,天雾,三日三夜,昼昏。雾既除,游于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jiào)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于海,得图书焉。《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接万神于明庭,今塞门谷口是也。”

这段话是说,黄帝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凰飞临洛阳,黄帝祭祀洛水。有三日三夜大雾,雾散后,黄帝游于洛水之上,见到一条大鱼。黄帝杀五牲以醮之,天降七天七夜大雨。这时,河图洛书出现,以授轩辕。河图洛书出现的地方,在塞门谷口,即谷口关。《明一统志·河南府》载:“谷口山,在府城西南三十里,谷水所出。”《大清一统志·河南府》载:“谷口山,在洛阳县西南三十里,孝水出焉。”谷口山位于周山西侧,谷口关在谷口山和其南侧的洛河之间。

那么,黄帝见到的这条大鱼是什么鱼呢?南宋罗泌《路史》卷四十三引《河图》曰:“黄帝游洛水,有鲤长三丈,身青、无鳞,赤文成字。”可见,这条神秘的大鱼是鲤鱼。

从古文献记载看,自伏羲时代开始到大禹时期,河图洛书多次在洛阳出现,这反映了大易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但河图洛书每次出现,都与龙马、神龟、凤凰等上古图腾相联系。《竹书纪年》《河图》将洛鲤负图作为黄帝文明的象征,是因为古人认为,鲤鱼也是神圣之物。

五代陶谷《清异录》卷上说:“鲤鱼多是龙化,额上有真书王字者,名王字鲤,此尤通神。”鲤鱼跳龙门而化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北宋孔平仲《孔氏谈苑·烧尾宴》中说:“鱼跃龙门,化龙时,必须雷电为烧其尾乃化。”又说:“士人初登第,必展欢宴,谓之烧尾。”隋唐五代时,进士考试多在洛阳举行,新科进士的烧尾宴,神秘的洛河鲤鱼当然是主角。

侍女金盘鲙鲤鱼

《诗经》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南宋范处义《诗补传》卷十二对此诗解释云:“先儒谓‘洛鲤伊鲂,贵于牛羊’,则鲂鲤乃鱼之美者。齐,姜姓;宋,子姓。姜、子乃女之贵者。食鱼当求鲂鲤,取妻当求姜、子。”

鲤鱼的家族非常大,有河鲤、江鲤、湖鲤等。不同水域、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鲤鱼,吃起来品味大不相同。中国的捕鱼史是从伊洛河写起的,夏朝的都城二里头就在伊洛河之滨,当时的历法《夏小正》中不但以“鱼陟负冰”“獭祭鱼”作为捕鱼季节到来的物候标志,而且有“虞人入梁”的记载。虞人,是掌山泽苑囿之官。梁,指人工鱼梁,是拦截水流的捕鱼设施。所捕鱼类当然是洛鲤、伊鲂等伊洛河的鱼类。

从东汉开始,鲙鲤鱼,俗称红烧鲤鱼,成为洛阳一道名菜。辛延年的《羽林郎》作于东汉和帝时期的都城洛阳,诗中写道:“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同时期在朝中担任司马的傅毅《七激》云:“脍其鲤鲂,积如委红。分毫之割,纤如发芒。”曹植《名都篇》云:“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臇胎鰕,炮鳖炙熊蹯。”曹丕《大墙上蒿行》云:“酌桂酒,鲙鲤鲂。”

这些贵族食用的鲤鱼,都是上品鲤鱼,即洛鲤。魏晋贵族孙楚《出歌》列举了当时天下的部分名贵食材:“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

到了唐代,由于洛鲤更为名贵,故捕者众。白居易《题崔少尹上林坊新居》云:“宅东篱缺嵩峰出,堂后池开洛水流。高下三层盘野径,沿洄十里泛渔舟。”唐代诗人王维《洛阳女儿行》写道:“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这个对门而居的洛阳女孩,颜容十分俏丽,年龄十五有余。迎亲时,夫婿乘骑的是玉勒青骢马;侍女端来的金盘,盛着脍好的鲤鱼。

一尺鲤鱼寒可脍

北宋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卷五说,宋太祖将西巡洛阳,命拓宽洛河,役夫在城东二十里的湿地中发现一条六七斤重的鲤鱼,食之甚美。宋太祖在洛阳闻此事,列洛鲤为贡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说,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正月,宋真宗西巡洛阳,地方官献洛鲤三十条,宋真宗说:“吾不忍食也。”命放之。此后,停供洛鲤。

北宋时,洛浦秋风仍是洛阳著名景点之一,它指洛水岸边的秋天美景。洛浦秋风中,留下了历代诗人行吟的脚步。其中,以北宋张耒(lěi)的《洛水》最为著名:“洛水深秋碧如黛,乱石纵横泻鸣濑。清明见底不留尘,日射澄沙动玑贝。南山秋风已萧瑟,倒影上下迷空翠。何当载酒纵扁舟?一尺鲤鱼寒可脍。”

张耒,这位苏东坡的高徒、多才的寿安(今宜阳)县尉,在诗中写了洛水之美,也写了洛河的特产,就是鲤鱼。洛浦秋风里,诗人驾舟洛河,细品洛鲤,把酒临风,写下了这如锦似绣的诗句。在洛水中烹鱼煮酒,是唐宋时洛阳的一道风景。唐代康骈《剧谈录》卷记载,白居易和僧人佛光常泛舟伊洛河,船后有小灶,安铜甑而炊,仆人烹鱼煮茗。

北宋末年,出身洛阳富庶之家的朱敦儒以清高自许,两次被举荐为学官而不出任,隐居于故乡。他在《鹧鸪天》中写道:“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诗人李处权慕名来访,二人烹鲤煮酒。金人南侵,两人都逃到江南。洛鲤不可见,徒使人伤怀。李处权《食鲙》云:“令人思洛鲤,愧客问江鲈。”

洛水宜阳段,洛鲤最为丰富。在此段河流中,有三处与洛鲤有关的景点,分别是被列入“宜阳八景”的洛流春泛、列入“韩城八景”的洛浦渔舟、列入“灵山八景”的洛溪众环。2012年,洛河鲤鱼保护区被批准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区位于洛河宜阳至高新区段,全长60.5公里。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