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使洛阳形成了一个漕运系统,洛阳城横跨洛、伊二水建有多座桥梁,天津桥便是隋唐洛阳城贯通南北的第一大桥。自隋唐到北宋,从洛阳经南路西行长安,天津桥是必经津梁。
天津桥初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从《隋书·李密传》和《资治通鉴》的记载看,隋代天津桥系铺板船桥,即用两条长而粗的缆绳维系并舷而排的船只,跨岸漂于水面,形成浮桥。缆绳拴牢于两岸大桩,由铁锁连接固定于舟船首尾。有研究者根据《元和郡县志》的记载认为,这是中国桥梁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以铁链连接船只、架设浮桥的记载”。
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天津桥改浮桥为石柱伸臂木梁桥。根据文献记载,桥身桥面为木构,墩柱以巨石垒砌,护栏为石构。唐代天津桥是洛阳城中轴线上最长最大的桥梁。按唐代一尺约合今0.3米计算,桥长195米左右。
武则天长寿年间(公元692年—公元694年)营建神都时,令李昭德改造中桥,将天津桥、中桥石柱迎水面两头砌成锐角,以减弱水流对桥柱的冲击力,保护桥梁。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唐玄宗又一次改造天津桥,增加整桥长度,方便两岸交通。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册府元龟》所记年代为开元二十四年)重新建造天津桥。这一时期的桥墩数量减少,间距加大,便利泄洪,减少灾害。
天津桥自建成后,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平民百姓,自由通行。人们过桥时,除了步行,轿子、牛车、马车等是常用的交通工具。
唐代对于河堤桥梁之建设修葺,设置“都水监”专署管理。东都交通要津天津桥的治安,归左金吾卫管理。
隋唐300多年间,天津桥是东都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要津,时人或以天津桥为平台,杜撰逸闻趣事。百官散居洛河以南数十坊里,上朝多由天津桥入皇城,大多在桥头候人、桥畔宣事,所以,桥南的开阔地段成了传播公私消息的重要地段。国家举办科举考试,天津桥畔也经常成为临时考场。天津桥还是安史之乱与朝廷平叛的见证。
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西京留守向拱重修天津桥。与唐代所建桥柱相同,皆垒巨石为龟背形墩,以腰铁牵连石缝,使桥的整体更为坚固。据邵伯温《邵氏闻见录》记载,北宋邵雍(康节先生)建庐舍于天津桥之南。水阔桥大,景致宜人,邵雍与客在天津桥上纵步闲行,桥平稳宽阔。
在隋唐五代和北宋时期,洛河水患严重,天津桥经常被洪水冲毁,也偶遭火焚。在经历了500多年的繁华与沧桑之后,至迟于南宋高宗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依然正常使用。
明代学者都穆从洛阳县城(今洛阳老城)出发游览伊阙,在他的《游伊阙记》中记载:“离洛城五里经天津桥,桥久圮,石悉有力者取去,今易以木。”说明在明代于天津石桥故址上建设有木柱桥。
2000年6月,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市区洛河南北两岸,今洛阳桥西侧约200米处发掘出洛河石堰与桥墩。石堰延绵数公里,连续排列的4个桥墩,跨度为15米。桥墩呈龟背形,长20余米,桥墩下垫枕木,上铺方石,联以腰铁。据此估计桥宽约20米,是洛阳考古发掘的第一座大型跨河桥梁,证实了这里便是多种文献记载、盛名远扬的隋唐东都天津桥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