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洛浦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4年4月2日 星期
我乡我土
龙台乘风
□冯清利

龙台,又称大龙台、聚龙台,地处宜阳县白杨镇南洼,庙宇楼台高数丈,巍然卓立。左岭右溪,古柏滴翠。村民祈雨求福之所,雅士登临抒情之地。

“龙台乘风”是白杨镇八大景之一。有诗云:白云翩翩会龙台,万里长风动地哀。三五同窗联袂至,乘风推波避暑来。诗中描写的,应是几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登台聚会、临风咏怀的场景。

我第一次接触这些内容,是在大学毕业回家乡任教的时候。在课堂上,我用粉笔将这八大景书写在黑板上,并逐一形象地说明了景物的特点。同学们兴趣浓浓,眼中满是神采。

有的说“一步三桥”就在自己家附近,真的走桥不见桥,一步过三桥;有的说经常到东花园的竹林那儿玩,“东园鸣竹”说的就是那个地方;还有的说常去大龙台附近割草,却不知道它还有这样富有诗意的名字。

“咱们的家乡美不美?”我适时问同学们。

“美!”同学们齐声回答。

这八景中离我家最近的是大龙台。记忆中的它,高高地矗立着,如一位将军守护着一方家园。沿长长的青石条拾级而上,可参拜供奉在五间大殿内的九位龙王。五间享堂前的青石柱、石狮子和精雕在石狮子背上的莲花石墩,栩栩如生,是我常抚摸的地方。

这里环境清幽。一条明澈的小溪常年淙淙地流过它的身旁,各类树木像忠诚的士兵挺立在它的前方。除了秋天连片的玉米秆儿遮挡了视线,在田里、在路上看不到它,其他季节,都能远远地看到它的影子。

青年时代,每到收完秋庄稼、整地播种小麦之时,我常会在休息时放飞自己的思绪,看白云飘在那蓝天上,想外面的世界多精彩。一会儿远望一下神秘的磨钟山,一会儿近看一下不老的大龙台。远山高台,寄托了我的青春梦想。

再次回到白杨时,我想去看看大龙台。数十年来,村庄不断向外扩展,越来越逼近大龙台。大龙台建起了大门和围墙,对面修了一个演出的舞台。印象中的建筑没那么高了,小溪的水小了不少,树木也不复存在。不是龙台不再高,应是少年变中年。

大门关闭着,无法登临。遂留意起了大门两侧红红的对联:龙泉水榭宜凉影,印砌烟花带露姿。语出不俗啊!同行的朋友查了一下,果不其然,原句为:龙庭水榭宜凉影,印砌烟花带露姿,是佚名为颐和园乐寿堂即慈禧的寝宫题的对联,书写者改动了一个字。

满怀兴致来,只看到了一副对联,不免有点遗憾。朋友热情地说:“现在在白杨,可看的地方很多,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聊起上高中时到半坡山割茅草钻九龙洞的经历,朋友问:“九龙洞,你钻进去过没有?”

我说:“没有。”

他说:“我钻过,挺刺激的。”

九龙洞在白杨镇的最北端,是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前往时要经过龙潭沟,一潭清水。及至到了洞前,入洞则需要勇气。洞内潮湿昏暗,怪石嶙峋。过了“马鞍桥”、一小水池、一龙潭,能看到有天然九龙圣母石像一尊。从洞中出来的人,虽裹一身湿泥,但经奇历险,向他人讲起时,颇引以为豪。

说话间,到了白杨镇四村的地界。这里是农村“三变”改革的试验点。村里成立的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将村民的1700亩土地统一流转出来,其中1200亩转包给种植大户,500亩种上了药材——红花,红花收获后,计划再种植玉米,同时套种柴胡。几项收入,至少可为村集体增收40万元。现在满地的红花苗已手掌大小,一行行,一列列,都憋足了劲儿向上生长。朋友还介绍,白杨的千亩蔬菜基地也已覆上了地膜,那里也是一片载满希望的田野。

一直往南走,不觉便到了和董王庄乡交界的地方。路边竖立着一个村名标牌:龙窝村。上高中时,有同学在这个村住。当时的龙窝,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现在,小村不大,小街不宽,路是水泥路,房是二层楼,不见什么人,春花自芬芳。和其他地方一样,村边也开满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一阵暖风拂过,油菜花晃动着,如一群花儿少年,欣欣以向荣。

龙窝村有3个:魏家龙窝、李家龙窝、丁家龙窝。朋友说,龙窝村在外工作、干出名堂的人不少。想问一下,村子为什么叫龙窝,却没碰上合适的人。

天近傍晚,开始返回。忽然发现,白杨的村庄、建筑,其实与“龙”字还有不少联系呢。龙的一个文化象征即出类拔萃、不同凡响,也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寓意。这些名字,不知道寄托了乡亲们多少美好的祈望?风云际会的时代为人们提供了纵横驰骋的舞台,那就如龙一样闪亮登场、尽显风采吧!

白云翩翩会龙台,乘风推波幸福来。龙台乘风,风满龙台……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