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驶到一家超市门口即将停下,公公立马拦住:“啥都不要买!你二姨专门打电话交代了。”
“一年见不了几回面儿,大年下去空着手,多不好意思!”我惊讶又纳闷地说。公公嘿嘿一笑:“我也是这样说哩,可你二姨说拿礼不是叫她高兴哩,是叫她发愁作难哩,还说今年不想发愁了。”
怀着不解和好奇的心情到了二姨家,正扭捏着不好意思进门,二姨迎了出来。我尴尬地急忙解释,不料才说了半句,就被二姨打断了:“这就对了,听话才不惹二姨生气。”
二姨是婆婆的亲姐,虽然婆婆已去世十多年,但亲情不能断,我们每年春节都会回来看望二姨。坐下来细细攀谈才得知,二姨每年过年都要专门腾出一个屋放礼品。每年过罢年,孩子们返城的返城,外出务工的外出务工,家里就剩她和姨夫老两口,七十多岁的人了,能吃喝多少?一屋子东西,放到坏也吃喝不完。让他们捎回去吧,没一个人带!为此,二姨很是发愁。
因此,二姨今年制定了新规。有一个“不听话”的去看望二姨,拿了一提牛奶、一箱水果,结果,被二姨好一通“数落”,最后,又装在他的车上让带走了。二姨说:“知道这是你们的孝心和礼数,二姨心领了。你们挣个钱不容易,咱不能让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糟蹋了呀。”话已至此,我还能说什么。
和我们唠了会儿,二姨就要去厨房里忙活,结果,被大家拦住了:“姨,今年不要炒盘了,往年都是做一大桌子,累不说,也吃不了多少,剩下的你又不舍得倒,跟俺姨夫吃多天剩菜剩饭。从今年起,咱就熬一锅杂烩菜,熬点儿大米汤,简单吃着还滋腻。你歇着,俺们做。”大伙不容二姨反驳就动起了手。
杂烩菜做好了,十来个人,一人端个碗、拿个馍,吃得鼻尖冒汗,再喝碗红枣味浓郁的大米汤,真舒坦!最后,菜完汤净馍光肚饱,美气得很。
对了,在红包方面,二姨也有新规,那就是来的人给她的几个孙辈发红包每人只能发十块!二姨说了,现在红包越来越大,从以前的几块,到现在的一二百,甚至更多。小孩子过个年都能收几千上万,他们以为钱来得很容易,不是啥好事……
这话,确实惊到我了!没想到,年近八旬的农民二姨竟如此睿智。二姨还说:“来的人很多不带孩子,俺家孩子又多,这也是为了让来的人减轻负担。这样,你们舒心,我也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