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街”的新年,总是张灯结彩而静悄悄,十户有八九户人家都出去“耍把戏”挣钱了。
我在“王良街”住了多年。这里曾是孟津人公认的贫困乡,全境都在丘陵地段,土地贫瘠,出入不便,后来并入白鹤镇。但顶尖人才总是在最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诞生。我家隔壁的王大哥,就堪称王良“把戏人”的典型代表。王大哥一家从来不在家里过年,总是临近年关,全家老小都出去“耍把戏”,走时拜托我给他家挂灯笼、贴春联。
为了探秘什么是“耍把戏”,有一年春节,我把家里安排妥当,跟着王大哥的“亲友团”出去“耍把戏”。王大哥在南方的三个沿海发达城市,分别投资了一个大型游乐场。过年时,是游乐场生意最好的时候,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王大哥眼角眉梢都是笑意,在各个忙而有序的游乐场巡视,妥妥一副志得意满的成功人士形象。
王大哥对我说,他十二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只好跟着亲戚天南海北“耍把戏”谋生,在街头表演过“赤身滚玻璃”“大刀砍头”“高空走钢丝”“空中飞人”及“吐火”“吞剑”“驯兽”等惊险绝技,吃过的苦,如今回想起来都心惊肉跳。现在手里有了钱,他依然奋斗不止。他深知唯有故乡,才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每次回乡,都要为修桥、补路、助学、扶贫慷慨捐款,为王良人树形象,也为自己铺垫更好的回家路。
王大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后,很多不甘贫困的王良人,和他一样,用架子车拉着全部家当和妻子儿女,颠沛流离谋生活,用破釜沉舟的坚强意志,靠“艺高人胆大”,在异乡一点一点打拼,开拓立足之地,并带动亲友和老乡抱团发展,向更大范围辐射投资。
江湖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在“王良街”住得久了,我才逐渐了解到“王良街”的乡亲们,很多人都在外地悄悄创造了“财富神话”,“王良街”“十室九空”的新年,是他们背井离乡努力拼搏的真实写照。与他们为邻,似乎总有一种生生不息的能量在督促鞭策。在我的眼里,他们是最辛苦的人,也是最成功的人,他们从少年到白头的搏命付出,配得上任何成功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