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在剪灭山贼后感慨“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此话道出了一个人战胜自我内心障碍的艰难。
谁人心中无“贼”?人生长路,每个人都有阻碍前行、限制思维的心中之“贼”。
心中之贼,形式多样,变化多端,成见是其一,习惯也是其一。一旦我们对事物形成了固定的看法,或养成了长期的习惯,便很不好改变。
三年前,我工作调动了。报到那一天,女儿对我说:“爸爸,你最好戴上帽子去新单位。戴上帽子,你显得年轻好几岁。”
我看看镜子里自己锃亮的头顶,再戴上帽子仔细端详:果然,戴上帽子像四十多岁;不戴帽子,因为头顶荒漠化严重,像六十多岁。
妻子也赞同女儿的看法,加上正值隆冬,需要帽子保暖,于是我戴上帽子去新单位报到了。
结果这一戴,帽子就在我头顶生了根。新单位人多,当大家都熟悉我之后,我总是想:如果哪天我不戴帽子,会不会有人关注我的光头?会不会经常有人问我,何时变成光头的?
这些问题变成了执念,让我再也离不开帽子。甚至有一次上班路上,突然发现没戴帽子,我狂奔回家去取。还有一次和朋友喝酒帽子落在饭店,到家后虽已微醺,但想到明天没有帽子可戴,我还是打车去把帽子取回……
这帽子终于成为我心中之“贼”,虽然只是个小“贼”。
随着这个小“贼”在我心中安家,很快我有了新的执念:我想把这个“贼”给赶走,可是又下不了决心——这是不是一个新的“贼”?
妻子劝我:戴就戴吧,你头发少,戴帽子挺好的,冬天保暖,夏天防晒。话虽有理,但我还是想:如此小“贼”都不能破除怎么得了?必须战而胜之,攻而克之,不再受其胁迫。
可我纠结不定,下不了决心。
有天早上上班前,我发现帽子找不到了。翻箱倒柜,问来问去,还是不见踪影,眼见快迟到了,我只好光着头上班去了。
本还有几分尴尬,可是很快发现:大家都很忙,谁关心你有几根头发?谁会多看你一眼呀。
后来才知道 ,是女儿把我的帽子藏起来了,可就这样,这个心中小“贼”,被戏剧化地解决了。
人人心中皆有“贼”,战胜心中之“贼”,不仅可让自己摆脱内心的枷锁,更可让自己不以偏见和执念看待世界和他人。如此看来,人人都应战胜心中“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