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什么最美?
要我说,是风。风把太阳的温暖送给了大地,风给人间送来了花红柳绿,风送来了泥土和植物最新鲜、最好闻的气息。
春天的风,代表的是人生的快意、锦绣的前程。唐朝的新科进士孟郊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他在策马奔腾的时候,春风就像是一台加速器,让他感到鹏程万里!
春天的风,最温柔、最多情。博陵青年崔护进京赶考落第,失落之余,走到长安南郊一处院子讨碗水喝,偶遇美丽的少女,面如桃花,念念不忘;来年清明节再次寻访,却无影无迹。他忍不住在墙上题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寻春遇美人,再寻却不遇,唐朝的春风是缘,又似谜。
仍是唐朝,李白客居东都,春风骀荡,一天深夜,夜不能寐,忽闻笛声悠扬,却不知何人吹奏、从何而来,于是写下“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他笔下的春风,就像春天的音符,随笛声潜入,浸润着都城的夜晚。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名相王安石在扬州停船的时候,瞬时想起了钟山下的府邸,只因春风和煦,吹绿了江南,也吹来了对家乡的思念。这个时候的春风,又化成了一缕乡愁。
春天的风象征着年轻、希望与活力。“春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这是元朝诗人李之仪在苍老之年发出的喟叹!春风不改,人已暮老。少年的春风,只能吹进老年人的回忆里!
清代美食家袁枚说“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翻开他的《随园食单》,发现处处都是春宴,宛如春风扑面。他是个高手,把春风做进了菜谱里,让人的味觉也能体验到春天的气息!
朱熹写的《伊洛渊源录》里,记录了一个小故事。理学大师程颢的弟子朱光庭在汝州听程颢讲学,如痴如醉,听了一个多月才回家,回家以后,逢人便夸老师课讲得极好。别人问怎么个好法,他说:“光庭在春风里坐了一个月!”把才华、学识和人格魅力比喻成春风吹,并由此创造了一个成语:如沐春风!仅仅四个字,便把春风的美妙说到了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