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翻进三月,刚感受到春暖,一场猝不及防的三月雪不期而至,大片大片的雪花如瀑般坠落,瞬间树梢、屋顶、田野覆盖上了薄薄的雪被,回暖的气温骤降,让人深刻体会到乍暖还寒。
春天的雪下得急,化得也快,气温凝滞一周后便天晴气朗。周六早上,我带着阳光般明媚的心情走进了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广场上,来来往往的游客络绎不绝,东西两侧的月亮湖、太阳湖在春风里荡着清波,高高挺立的定鼎门城楼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愈加显得威武雄阔,红色城门上那鎏金铜制门钉在光照下熠熠生辉。
定鼎门为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南门,整座城门呈“一门三道两阙”布局,浑然一体,显得巍峨厚重,端庄大方。公元604年11月,刚刚登基的隋炀帝发布《营东京诏》。公元605年3月,由将作大匠宇文恺担纲规划设计的洛阳城开始建设,历经10个月,一座宏伟的城池拔地而起。公元606年正月,隋炀帝率领文武百官穿过定鼎门浩浩荡荡进入东京洛阳城,开启了洛阳城的都城生涯。
定鼎门初建时,隋炀帝将其命名为建国门,寓建国大业之意;唐时改称定鼎门,取定鼎中原之意。该城门先后被隋、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外郭城正门,沿用了53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城门。经考古发现后,为了保护定鼎门遗址,就地建了仿唐结构的博物馆,2009年10月30日开馆,2014年该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隋唐洛阳城兴衰的见证,也成为世界各地游客的打卡地。
迈步走进博物馆,顺着西阙台,沿着飞廊来到城楼遗址。驻足凝望,那座曾经让隋炀帝怀着凌云壮志走过的中门,如今只剩下裸露的黄土,无言地躺在那里。耳畔似乎听到唐太宗李世民攻打洛阳城的厮杀声,似又看到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穿门而过的优雅身姿。千年的岁月恍然流过,烟云散尽只留下斑驳的遗迹,等待着你来解读。
走出遗址区,信步来到天街。春风微暖,低头看脚下,小草揉着惺忪的睡眼,从砖缝边露出了头,那淡淡的绿色似有似无,却也是春天的讯息。抬眼望去,长长的天街上竟冒出一层汪汪的绿,那草色嫩得娇羞,嫩得可爱,宛如铺上了绿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的诗句竟脱口而出。这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写给身在洛阳的张籍的,想必作者在写这首诗时,也有着同样的意境、有着同样的感受,才写出这样绝美而又贴切的诗句,刹那间似与千年前的大文豪有了共鸣,那小雨如酥的天街上,朦胧而又迷人的早春草色,令人怦然心动。
回望定鼎门,高大的城楼古朴典雅,檐角悬挂的大红灯笼在春风里摇曳,唐代大诗人韦应物的《登高望洛城作》中的两句诗“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道尽了定鼎门曾经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