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让生活慢下来
“自由”二字耳目一新
兴隆老街盛极一时
最爱佛手瓜
祀洛水歌
洛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吉利分局
关于2009年度未年检企业限期接受年度检验的公告
公 告
公 告
遗失声明
壶口瀑布前的遐想
篆书对联
“跳槽”原是青楼语
公 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 年 11 月 12 日 星期    【打印】  
自由县:
“自由”二字耳目一新
兴隆老街盛极一时
  位于白沙村的自由县老县城城门。
  上世纪20年代末,力图社会改良、推行亲民政策的河南省政府主席冯玉祥,所到之处必大刀阔斧除旧布新,包括砸神像、革陋俗、建学校、改地名等等。

  与平等县隔河相望的自由县,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设立的。“自由”二字带有明显的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用此做一县之名,在当时的中国来说,令人耳目一新。

  据1960年版的《伊川县志》中记载,于1927年与平等县同时设立的自由县,包括当时洛阳县龙门南伊河东岸的草店、彭婆、水寨、白沙、程庄、窦村、茹店,登封县的愈西里(今江左、半坡两乡)、吕店里(今吕店乡),伊阳县(今汝阳县)的椿树岭、陶营、大安、内埠、蟒庄,临汝县(今汝州市)的临汝镇、官庄、鳌头、高水泉、东均天、神沟等地。县辖区东西长约22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总面积约为880平方公里。

  现在的伊川县白沙镇,即为当时自由县的县府所在地。它是一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随之带来的就是市场繁荣、百业俱兴。据传建于明朝初年的兴隆街,也迎来了它最光辉的时光。其时,东南部的平顶山、驻马店、周口、漯河一带的商人,至洛经商并经自由县城。

  如今,漫步在白沙镇的老街兴隆街,依稀可辨昔日的繁华。

  81岁的王铁山老人家住兴隆街尽头,他回忆说,他的父亲王万兴曾经在街上开过一家字号叫“京广”的杂货铺。当时,京广杂货铺是兴隆街上数一数二的大商铺,终日顾客盈门。在王铁山老人收藏的一本《白沙民谣》中,有一首《集市景》就描写了当时兴隆街上商铺云集、盛极一时的景象:“京广杂货居中央,西南两街花粮行。北门以里铁匠铺,饭馆小吃味飘香。”

  兴隆街上许多老人还留有小时的回忆:“那个时候,龚义娃水煎包子、关春炒花生、彭老四胡辣汤、范可卤面……街上好吃的多着呢!”

  89岁的朱家臣老人带着我们仔细辨认着兴隆街上自由县时期的遗迹:“这座院子当时是县警察局,县教育局就在斜对面……”

  在村民们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当时自由县政府办公的旧址,这是兴隆街上一座三进院的大宅子,如今保存完好。

  现在这座大宅子的主人姓朱,正是自由县成立前宅子老主人的后辈。朱家人说,80多年间,这座大宅子几易其主,他们也是这几年才重新从村人手中买过来的。“老宅子不会说话,可是一砖一瓦都藏着故事呢。”朱家人告诉我们。

  平等、自由二县为何在设立仅仅5年后就合并了?除了匪患肆虐,当地民间学者赵留会经过寻访考证后认为,当时由于两县以伊河为界分治,为争夺河道资源,两岸百姓经常发生械斗,但自由、平等两县政府均无力调停。1932年,河南省政府遂决定将两县合并,设立新县,取名“伊川”。县政府一迁走,自由县又恢复了“白沙”之名。  记者 邓超 刘爱国 通讯员 宋赞斌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